近日,南通上演了一幕幕暖心场景:一名游客因孩子身患重病,向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申请退还年卡以解燃眉之急,园方不仅慷慨全额退款,更主动捐赠5万元,甚至“掏空”许愿池硬币相助。更令人动容的是,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迅速响应,宣布将中甲联赛第18轮对阵南京城市的单场票收入20%捐赠给患儿家庭,并别出心裁地邀请所有参与球场建设的劳动者免费观赛。这场由企业、社会组织乃至普通市民共同参与的爱心接力,不仅点亮了这座城市的温度,更以体育为纽带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时代价值理念。
从“爱心雪球”能量,到“文明磁场”吸引,这场爱心接力印证了公益从来不是一个人的独行,而是一群人的同行。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以企业身份选择“破例”相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搭建公益平台,通过门票分成实现“观赛即公益”,既保障了球迷的参与感,又让每一张球票成为爱心的载体,让体育运动超越竞技属性升华为精神纽带。这种“商业+公益”“体育+慈善”的创新之举,恰如滚动的雪球,在吸纳社会各界资源的同时,形成强大的正向价值磁场,吸引和带动更多人加入公益的行列。据统计,全市现有注册志愿者259万、志愿服务组织6300余个,这背后正是由企业、社会组织和普通市民等多元主体共同构建的“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公益生态。当每一个社会主体都能释放善意,就能织就覆盖全社会的温情网络,让社会更有韧性、更有温度。
这场跨越界限的爱心接力,更在于它折射出了城市深厚的文明底色和独特的精神气质。当公共服务能够“于细微处见真情”,我们就能培育出更具韧性、更富活力的文明生态。这座城市素来有着“江海儿女”慷慨好施的优良传统,从“莫文隋”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匿名捐款,到如今“江海志愿者”品牌越发响亮,南通始终将“扶危济困”深深植根于城市基因之中。此次爱心接力,是现代公益逐渐摆脱“悲情叙事”的窠臼、转向“快乐参与”的新范式。足球俱乐部将公益融入赛事,让参与者在享受体育的激情与快乐的同时,也能奉献爱心,这极大降低了行善门槛,激发更多人的参与热情。正如社会学家所言:“当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城市的凝聚力便不可撼动。”
在此次一系列暖心事件中,南通支云足球俱乐部对参与球场建设的劳动者的邀请,更是为整场活动注入了另一层深刻的社会意义,它直接而有力地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从跪地俯身修补草皮的园艺师,到拧紧每一颗主场座椅螺丝的工人师傅,从奔波各个点位的志愿者,到守护每个角落的安保员,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为如皋奥体的顺利运营倾注了心血,是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石。俱乐部以“免费观赛”这种独特而温暖的方式,向他们致以最真挚的敬意和感恩,让他们能够在足球的激情氛围中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这种做法,不仅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更是将“人民至上”的理念落到了实处。
当球场上的欢呼可以传递给病房衍生出新的希望,当企业的经济行为可以与社会责任无缝对接,当普通劳动者的汗水能够转化为被尊重的荣耀,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温情,更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生动缩影。这场爱心接力,或许画上了阶段性句号,但它所激发的感召力和传递的温情,将成为这座城市持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作者 施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