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杨桥庙会现场万人空巷观调牛(资料照片)
常州武进前黄杨桥古村1个村有11项“非遗”,其中调犟牛已有300余年历史,相传乾隆皇帝看过表演后,连连拍手叫好,称其为“江南一奇、杨桥一绝”。经过300余年的发展演变,如今的调犟牛仍然活跃在民俗表演的舞台,并不断传承、创新,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化瑰宝。
观众的热情让队员们倍感振奋
为了更像牛蹄,在鞋套上加缝了一层蛇皮。
自己动手缝补破损的牛皮
调犟牛表演由人和牛组合而成,由一人扮农夫,另两人一前一后组合扮成一条耕牛。整个表演过程可分为放牛、斗牛、训牛、嬉牛、耕田、推磨、交流等内容,展示了人与牛之间相识、相知、相伴、相助的过程,集民间舞蹈和民间杂技为一体,乡土气息浓厚,在杨桥地区广为流传。由于历史原因,这项艺术曾被扼杀。改革开放后,一批老艺人重新整理挖掘,使这一艺术得以重生,2008年被武进区公布为首批“非遗”保护名录,2010年被列入市级“非遗”名录。
以老带新,让“调牛”文化有序传承。
队员们不断琢磨新动作
现在的这支队伍曾应邀去北京参加中国民间春晚演出,并获得优秀节目奖杯,还入围省民间艺术展演,获江苏民间文艺“迎春花奖”。(高岷 徐梦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