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云”中搭起抗疫桥梁
2022-04-02 09:59:00  来源:常州市文明办  

突如其来的疫情入侵我们的家园,谁也无法置若罔闻,城市停摆的表象之下,无数身影在全力奔赴战场。

手无寸铁却勇如战士的医护工作者们是抗疫的核心力量,社区、企事业单位组织的志愿者团队提供后援,大批人马忙碌在各个核酸检测点、社区街道;可爱的大白和红马甲,成了这个春天最暖、最靓的风景。

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民间团体,它在烟火气息最浓郁的小区里悄然萌芽、壮大,它在疫情蔓延到的终端,在被封小区居民日常起居的细枝末节处,它就是小区“云志愿者”。

他们很平常,你甚至找不到一个什么统一的形象来描述他们,他们可能还穿着睡衣,正以各种五花八门的姿态坐着或是躺着。可能是个平日里痴迷游戏的小伙儿,可能是位围转在灶台和孩子间的宝妈,也可能是某单位的得力骨干。但此时的他们都化身一个个楼号的代码,在电脑前或是手捧手机,专注而忙碌地回复信息。他们在最不显眼的社区角落,不占用其他社会资源,仅靠微信和网络,安抚民心,聚集力量,沟通居民和物业以及社区,上传下达。在“云”中搭建起抗疫桥梁。

小区“云志愿者”的发起者是一位网名叫“随遇而安”的业主,所在的青枫公馆九号楼连夜被封。大白们从上至下一户户敲门通知后用电磁锁封门,有人紧张得一夜未睡,也有睡着了没听见敲门的,早上开门准备上班时才发现一切都变了。半夜突然被封,很多人家里没有准备食材,显然措手不及。封控第一天,物资调配还没到位,午饭迟迟没有送到,一些平时家里不做饭的居民饿着肚子等到下午三点才等来了一户一盒饺子,还有一户五个年轻小伙合租的,也只能共用一盒,大家心里多少都有点情绪。加上被封的心理恐慌还没有舒缓过来,居民间逐渐滋生出很多焦虑以及抱怨情绪。

曾在苏州有过志愿者经历的“随遇而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想着怎样既为大家解决实际问题,又能减轻物业及社区的负担。于是有了组建小区“云志愿者”群的想法。说干就干,刻不容缓,她立即联手另一位同样有过志愿者经历的热心业主,并联系到青枫物业主任周建东和保安队长芦龙铭,四人迅速建立起了第一支云志愿群,取名为“九栋云志愿者群”。同时又快速通过各种渠道,将封控楼的人拉到一起组建成“和睦九幢大家庭青枫”群,她们渗透到大家庭群里安抚邻里情绪,为大家排忧解难,共渡难关。

小区“云志愿者”群一上线,当天就解决了封控楼的吃饭问题。第一天午饭不足,“随遇而安”便联系物业,物业也很给力,马上购买了面包和饼干给大家送过来。后来送菜正常了,大家在小区群里看到被封的九号楼都有吃的,且吃得挺好,所以便不再心慌。

封在家里居民有药物和急需品的需求,都由“云志愿者”们协调联系好小区的店主,在群里统一接龙统一配送,这样减少了搬送次数,一次性完成整个楼栋的采购需求。同时会劝告封控居民体谅大白的艰辛,尽量控制外卖跟快递。因为网购回来的东西,都需要大白搬到楼上去。即使有快递,也都是聚在一起,每个人把自己家取件码报出来,一起汇总,仍是通过接龙的方式,请站点的人统一拿了放到封控楼栋门外,再由大白统一送上去。

时间便在统筹中一点点节约下来。

医护和社区人手严重不足。但九号楼里仍有发生上门测核酸的大白需要等待未起床居民的事件,还发生过封存人数与采集人数不一致的情况,从而无端增加大白的工作量。“云志愿者”就在群里不定期组织接龙清点人数,在上门核酸前就招呼楼上楼下,唤醒睡懒觉的家人,准备好核酸采集二维码截图,让大白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完成上门测核酸任务。

每户装的封控磁锁,是对于擅自开启房门而设置的报警装置。只要有人开了门,物业那边就会有报警,有报警就需要有人去现场看一下开门具体是什么情况。

九号楼约定除大白上门服务外,自己是全部不开门的,因为开门会影响工作者的注意力,分散他们的精力,增加他们的工作量。再者,若自己开门出来走动,也会增加隐患,所以安稳封在自己家里,是最省事也是最安全的。

针对封控家庭的垃圾,“云志愿者”会动员封控楼里的居民每日将要扔的东西打包好,等外面大白来送菜送物资或是来做核酸的时候,开门同时把垃圾拿出来放在外面,最大可能减少开门次数。

在“云志愿者”的带动下,九号楼次序井然,大家自然就有了安全感,也更配合工作了。他们的齐心协力,获得大白的点赞。

基于九幢的成功经验,小区内后来封控的几栋楼很快复制了九幢的方法,“云志愿者”也多了起来,他们有序的举措大幅降低了居民的恐慌和焦虑,也让大白们省心不少。为了缓解封控楼的情绪,他们组织邻居们开展厨艺展示,分享拿手菜的做法,同时倡导清库存让冰箱瘦身活动,拒绝餐饮浪费,文明餐桌。马上夏天来临,趁着封控居家,每户的库存食材进行清理食用,减少采购也减少大白们的工作量,一举多得。一时间,微信群中秀色可餐。友邻间在热腾腾的烟火气息中成功将“何时解封”的焦虑转移到了厨房,还增进了邻里友谊。平日里低头不见抬头见却十多年“相见不相识”的格局终被打破,大家纷纷表示,待疫情结束,要聚一聚,有必要彼此认识一下。

“云志愿者”的队伍开始壮大起来,截至目前已发展到42人。“九栋云志愿者群”也改为了“青枫志愿者群”。他们的服务范围开始从封控楼延伸到管控楼,积极倡导正能量,鼓励业主不信谣、不传谣,配合封控政策,有序抗疫。目前,小区大群里只要输入“云志愿者“,便会出现他们的微信号,随时可以寻求帮助。服务方式还从线上扩展到线下。由于小区物业主任和保安队长也在云志愿者团队,有一次志愿者缺防护服,主任出面协调很快就送过来了。

通过云志愿者的牵线搭桥,物业与业主目标一致,人心向暖。小区的管理也进入了良性循环。

业主群里还能看到“云志愿者”发出的倡议书。

“云志愿者”都来源于大家身边。有一次某个业主居然把一个正在为管控楼收集垃圾的“大白”认成了自家的老公,一时间成为群里的笑谈。“所有大白都是值得信赖的人”,谈笑间,大白形象进一步深入民心。疫情带来的焦虑也潜移默化间一点点消散。

居民小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小区云志愿者在特殊时期,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在社区拾遗补漏,用爱和付出为友邻排忧解难,在“云”端搭建最朴素的抗疫桥梁,打通居民与物业、社区的最后一米,真正实现了疫情歼灭战中的人人参与。(吴娟)

责编:常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