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常州:生态+文化+经济,大运河文化带建成“三高长廊”
2022-08-01 08:49:00  来源:“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  

流淌2000多年,滋养8省35市。这是中国大运河写下的壮美史诗。

三吴襟带之邦,百越舟车之会。这是大运河带给常州的兴旺奔腾。

运河公园鸟瞰图

随着“532”发展战略的推进,常州正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紧扣“红色、名人、工商”三大亮点,还河于民、还景于民,努力把大运河文化带常州段建设成为高颜值的生态长廊、高品位的文化长廊、高效益的经济长廊。

“运河之眼”:见证百年工商变迁

沿大运河常州段自东向西,横林益群布厂、福源米厂、戚机厂、戚电厂、利民纱厂、大成二厂……沿线38处工业遗产,犹如一只“运河之眼”,潮起潮落中,守望着龙城百年工商业的变迁。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设在中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原动力车间。2600平方米空间里,中国第一代造火车的设备、12位工商巨子主题壁画、80多位常州籍全国劳模影像,以及丰富的厂志、影像和物件,讲述着常州求实创新的百年“制造”故事。

常州大运河工业遗产展览馆展厅一角

岁月长河奔涌,创新求变、海纳百川的工业精神历久弥新。新世纪之初,常州就开始探索:如何成为全国工业文明遗产群保护传承的先行者。

“老念想”变为“新蓝图”。制定实施《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将近现代工业遗产纳入保护名录,与城市更新、创意经济相融合,让工业“锈”带变“秀”带。尤其是常州经开区,以“老工业区的华丽转型”为主题,建设了大运河文化博物馆、双创园、名人工作室等重点项目。

天虹大明1921创意园

“老厂房”变为“新地标”。利民纺织公司旧址变身天虹1921创意园、恒源畅厂旧址变身运河五号创意街区,成为运河畔的网红打卡点;国光老车间打造科技文化创意园,集文创孵化、设计制作、餐饮休闲于一体;原常州矿山机械厂变身为新博·智汇园,成为省双创企业示范基地。

河畅岸绿:重塑生活生态空间

盛夏时节,常州经开区运河公园内,水蜿蜒、景连绵,人们乐游其中。

“这个公园既是集洼地整治、航道整治、水环境整治于一体的生态工程,也是丁堰街道改善环境、提升人居质量的利民工程。”项目负责人庄继春说,活水长流,城市才能灵动。多年来,常州下大力气整治河道、疏浚水系、修复岸线,下大决心关停企业、拆除码头、清理违建,重现江南水乡神韵。

运河公园

如果说古代的运河核心在“运”,那么随着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进,当代大运河则被赋予了更多时代意蕴——城市生态和生活空间的重塑。

大运河支流,连通老城厢的主街巷。常州依托运河生态、文化廊道建设,吹响了老城厢复兴发展的号角,做靓大运河沿线的青果巷、南市河、前后北岸、篦箕巷、天宁寺、红梅公园、东坡公园等节点,打造都市型现代服务业核心集聚区。

青果巷南侧的南市河里,皮划艇爱好者正在泛舟。

短短几年,沿关河、童子河、北塘河、横塘河、采菱港、皇粮浜等河网水系,建设了超过100公里的生态廊道绿道。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其配套管网建设同步推进。常州还积极推进与周边城市的互联互通,新建或改造多座跨运河桥,贯通南北滨河步道,形成环线。

文化长廊:赋能城市美好生活

古韵今风辉映,桨声灯影涟漪。大运河是沟通南北的“黄金水道”,更是串联古今的“文化长廊”。

以文兴旅,以旅彰文。在常州诸多大运河文化遗产中,红色文化尤其引人注目。“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史良和李公朴,故居都在运河两岸。每年,常州三杰纪念馆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热闹的“青果熙市”

古运河畔,“江南名士第一巷”青果巷保留了众多名人故居,按照“全国一流名士博物馆群落、一站式微度假文化酒店集聚地、复合式文旅商街区”目标定位,打造老城厢文旅新地标。

常州东大门打造“红色工业旅游名片”,使运河文旅长廊、大明厂、戚电公司、戚机公司、运河公园串珠成链,“红色文化+工业+旅游”引来各地考察团。

运河五号夜市人流涌

文化是绵延不绝的生活,离生活越近,越有利于文化传承。时长80分钟的话剧《织梦运河》是当代常州人写给大运河的一封情书,沉浸式演出在运河五号小剧场,以恒源畅厂为原型,老常州吆喝、老茶馆、典当铺等有滋有味、意蕴绵长。

作者:刘懿 张莉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