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常州 > 正文
打造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窗口”
​ ——写在常州国家高新区成立32周年之际
2024-08-28 09:17:00  来源:常州日报  

常州的万亿之路,是改革开放壮阔全景的生动缩影。常州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兴。

成立32年来,常州高新区已下辖1个省级开发区和5个镇、5个街道,面积从5.63平方千米扩大至508.91平方千米,人口从当年不足1万人增加至90.29万人。去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1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144亿元。截至目前,实际使用外资总量累计达158亿美元。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努力把‘高新定位’干成‘高新地位’。”常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北区委书记周庆表示,在“创新、开放、大气、包容”的高新区精神指引下,常州高新区将锚定高质量发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全面落实“532”发展战略,加快打造常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窗口”。

向高而攀 产业提质

大运河常州段由奔牛九里入境,哺育了璀璨的运河文明。在这里,“两特三新一智能”六大主导产业拔地而起。

每分钟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从这里下线,“驶”向全球。2023年,比亚迪常州基地产值超440亿元,产量突破30万辆。以比亚迪、北汽重卡等整车企业为引领,常州高新区集聚链上企业近3000家,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跨入千亿产业集群。

梅特勒-托利多作为常州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在常州高新区先后投资建设3家工厂,年销售额从1988年的870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37亿元。它的扩张裂变,是常州高新区产业提质加速发展的缩影,并生动讲述着对外开放、融入全球“朋友圈”的故事。

营造“厚积薄发”的产业环境、“草木蔓发”的创新环境、“千帆竞发”的实干环境,常州高新区目前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4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4家。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公司在此设立了超2100家外资企业,其中3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了52个项目,数量居全市第一。

向新而进 科技加码

因开放而生,因产业而兴,因创新而强。常州高新区持续加码投入创新资源,激活创新“第一动力”。

作为全市合成生物产业主要承载地,常州高新区已集聚合成生物企业(项目)40家(个),占全市总数的50%。今年以来,南师大常州合成生物学产业研究院获批江苏省合成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新落户赛桥生物、中合基因等优质项目14个,全区力争推动合成生物产业的产值在2027年突破300亿元。

积极探索“一平台一产业”模式,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长三角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4家重点平台,构建了从基础研究到实验开发、再到应用推广的全链条创新生态。越来越多的“从0到1”“从1到N”的核心技术成果,走出实验室,落地生“金”。

近年来,常州高新区获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9个,实现规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6.4%,拥有独角兽企业1家、潜在独角兽企业17家、瞪羚企业164家。

向城而兴 能级提升

“创智新高地、城市新中心、滨江宜居城”,常州高新区持续推动“产城人文”深度融合,书写“强富美高”的高新篇章。

城市北翼5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铁新城加速崛起。新龙湖畔塔吊林立,已建成的高新广场、领航大厦等,正加速建设的星耀城、科创水镇二期等,刷新着城市的天际线;熙熙攘攘的常州高铁北站,与常泰长江大桥、常州港、沪蓉高速、江宜高速、常州奔牛国际机场、常州地铁1号线、龙江路高架北延项目北接常泰过江通道等相连,承载起常州“跨江融合桥头堡”的殷切期盼。

新建成的局前街小学新龙湖分校,即将迎来第一批学子,“新校”向“名校”发起冲击;市第一人民医院高新院区的落户,将让群众在“家门口”能看上专家名医;新龙湖公园景观提升,第二工人文化宫开工建设,“城市大管家”实现全域智慧管理;综合体、图书馆、文化馆、水上运动中心等游购玩文化空间日益丰富,音乐节、美食节、啤酒节、体育赛事等精彩不断……

城市能级提升,民生幸福加码,生态环境更美。

常州高新区毫不动摇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沿江1公里范围内低质低效化工企业全部“清零”,沿江复绿达220公顷,长江常州段生态岸线建成比例达80.6%,居全省第一。就在上个月,长江常州段生物多样性综合观测站首次清晰记录到“微笑天使”江豚嬉戏逐浪的画面。

朱臻 王锐 杨嘉文摄

记者 吴燕翎 谈必行 徐蕾 姚婕

通 讯 员 谢佳妮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