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尽花开,“豚”积幸福。10日,为期28天的第十届海安河豚节开幕。
一名女孩正在直播。在乡村特产展示区,她对着手机:“这是南莫徐二猪头肉,上过央视二套,这是海安扎染非遗产品,这是白甸的大米……”
海安10个镇区都带来了土特产。来自上海的何静梅拎着大包小包,直呼价格不贵、味道老好;家住海安城区的陈平买了不少李堡百叶和豆腐皮。
在河豚美食展示区,河豚鱼丸、水晶豚冻、金汤河豚片等20道以河豚为食材的菜肴组成河豚宴(上图,记者 许丛军摄)。海安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邵祥财说:“一条河豚,在海安大厨的手里,可以制作成上百道各式菜肴,炸、炖、烩、蒸、炒,样样都不少。”
开幕式上,长三角自驾游联盟向海安旅游协会授牌“自驾基地”。来自上海闵行区的孙晓霞说:“我们一行12人组团自驾而来,昨天住在金砖、吃了河豚。这里是我们的基地,一定转告驾友们多多前来,体验这里的青墩文化、里下河韵味和南黄海风情。”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特殊时刻,河豚节也成了促消费、扩内需、提振市场信心一个举措。“今年,我们除了下大力气推动旅游景点、饭店提档升级和开发建设高品质旅游项目外,还向外地游客推出系列优惠政策。”这时,麦克风里传来海安领导的声音,今年计划投放外地散客消费券5万张,每消费满150元可抵用50元。
直播女孩是名志愿者,叫王美琴,她还是海安义工联合会长。她说:“我出生在海安石板街,对文化历史有情结。”
韩梅是王美琴的粉丝,吃了中饭就来到现场。她说:“每年出去旅游两次,今年由于疫情还没成行,海安及周边已经游了好几次了。”
本报记者 赵勇进
本报通讯员 王晶卢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