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专门来到南通博物苑,并走进张謇故居陈列室,了解张謇兴办实业救国、发展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称赞张謇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强调要把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拨开岁月的烟尘,一百年前的1921年8月,由于渐渐感到暮年临近,怀着对子孙的挚爱和期许,张謇挑选了数位古人语录,包含修身、治学、做事、为人、交友等方面,书刻于石,作为《家诫》,现珍藏于南通博物苑。
牢记并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视察南通时的谆谆教导,南通市纪委监委进一步推动各地、各部门把弘扬张謇《家诫》融入党员干部廉政教育日常,传承爱国忠诚、勤俭廉洁等优秀品质,持续滋养党员干部爱国清廉家风,推动全市廉政教育取得新成效。
感悟《家诫》深刻内蕴
继承宝贵精神财富
“我们深受张謇《家诫》影响,从孩子懂事起,每年都会来一次南通博物苑和张謇故居,缅怀身边的先贤,促进孩子从小孕育爱国清廉思想。习总书记前不久刚来过这里,我们就趁着周日带小孩再来看一看。”来自启东市级机关的张先生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家训看似朴实简单,却是张謇一生的感悟。近日,像张先生一样来参观的“家庭团”络绎不绝。
南通博物苑工作人员透露,“总书记同款打卡路线”爆红,近期跟着总书记步伐前来参观学习的市民热情高涨,其中很多是前来接受张謇《家诫》教育的青少年团体。南通博物苑教育员老师为让青少年更全面了解《家诫》并领悟其中深刻含义,策划设计了主题教育活动。现场介绍完《家诫》主要内容后以“德才兼备”四个字来要求学生,配合苑内《家诫》内容的字帖进行现场临摹和抄录,也让这些警句牢牢刻在每个学生心中。
作为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不仅一生事业庞大,建树颇多,《家诫》亦甚厚重。“《家诫》文是张謇‘忠信笃敬’‘诚信廉公’精神情怀的具体体现,即忠于国家、诚实守信、真诚做人、敬业爱岗、廉洁奉公,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党员干部也好,普通民众也好,都可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从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南通大学教授、南通市张謇研究中心副会长王敦琴最近频频开讲座,通过概述张謇生平,颂扬了张謇的思想、情怀、境界、精神,进而阐明了《家诫》对于今天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謇《家诫》共八段文字。第一段为“前言”,由张謇所写,主要阐述了辑录、凝古人教子言录的目的,主要表达的是,他怜爱儿孙,就像古人一样,勉励儿孙进德继业亦与古人一致。因此,他认为与其自撰《家诫》,不如辑录古人言录。
主体部分共七段文字,张謇选择了从西汉到宋代的七位古人的教子录,这七人是刘向、诸葛亮、王修、颜之推、柳玭、胡安国、朱熹。七人的生平事迹多为人们所了解,教子书及教子之道亦传为佳话。张謇在辑录、凝练之后,按时间顺序进行编排,同时亦兼顾了内容安排的合理性。七段文字的主要思想可概括为:立品——培养品德,俭朴耐苦;修身——谨言慎行,涵养身心;治学——宁静淡泊,勤学善思;做事——明辨对错,恭敬处事;为人——忠信笃实,谦逊内敛;交友——善交益友,远离损友。张謇热切希冀自己的子孙能将这些传承下去。张謇在《家诫》开篇中说,“若先世言行之足资师法者,自有《述训》在”。《述训》是张謇年轻时奉父命所写,记述了家族的传承和演变,尤其是家族的优良家风。张謇曾追忆父亲“强立好义”,“虽贫,不求援于富室;虽为农,不降诎于有势力之人”。并忆起父亲时常教诲:“从古无穷人之天也,人而惰,则天穷之。”“轻重者,植骨贵贱之征,人莫贱于轻,莫贵于重。”而张謇之母也曾在他入幕地方官府时告诫,“君子不轻受人恩”,以保持“独立自重”的品格。
研究人员向记者介绍,张謇个人生活甚为俭朴,对自己对家人要求甚严,甚至可谓是苛刻,而为社会事业却很舍得。他特别推崇“诚信廉公”,即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诚信是他做人做事的基点,也是他成功的关键。廉公,亦是他做人做事的准则,他不只是公款公用,而且是私款公用,他将社会当做家来建设。“张謇重言传也重身教的治家教子方式方法亦为我们作出了榜样。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父母言行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且根深蒂固的。如果都能像张謇那样治家教子,言传身教,那么,一个家庭的优良家风就会传承久远。”王敦琴认为。
张謇《家诫》体现了传统文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品读《家诫》受益良多。来自市行政审批局的卢峰,坦言在仔细品读《家诫》后大受裨益。他说,《家诫》中令自己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是“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句话与新时代对年轻干部学习能力的要求可谓不谋而合。年轻干部要勇挑重担,必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下足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摆正位置。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不能学有所成。只有具备学习的能力,练好‘内功’,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才能发挥‘新鲜血液’的作用,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对此,卢峰感慨良多。
融入日常廉政教育
潜移默化滋养家风
今年以来,南通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围绕构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持续在“不想”上下功夫,注重把弘扬张謇《家诫》融入廉政教育日常,在潜移默化中滋养党员干部爱国清廉家风。
今年五四青年节期间,市纪委监委组织机关青年干部走进张謇诞生地——海门区常乐镇,在张謇《家诫》园和张謇纪念馆,参观张謇童年、青年时期生活旧址,从“教子拾金不昧”“夜读三更”“状元鬻字”等张謇轶事和张謇清廉故事中,感悟张謇《家诫》和爱国清廉思想内涵。
在大生纱厂诞生地唐闸古镇,张謇家风家教展示馆是当地廉政教育的“网红打卡地”。今年5月10日,在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的“5·10思廉日”期间,广大党员干部纷纷前往,在“风之源、风之化、风之衍”三个展厅中,通过瞻仰张謇《家诫》及张謇忠廉故事,感受优良家风的起源、教化和传承。
在市纪委监委新迁建的党风廉政教育基地,通过实物模拟和幻影成像方式呈现了张謇《家诫》全文和内涵故事。据统计,自4月28日开馆以来,我市已有609个党组织、23923名党员干部赴基地瞻仰张謇《家诫》,其中,有8个党校主体班次750名学员开展了现场廉政教学。
今年上半年,市纪委监委组织开展了“亲情廉语”家风故事微视频征集活动,共收到包含张謇《家诫》家风故事的作品312部,网络展播评选期间,作品访问点击量累计达190.5万余次。此次活动,不仅征集展播了一批好家风微视频故事,还进一步提升了我市弘扬张謇《家诫》滋养爱国清廉家风的社会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市纪委监委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书传统家规·扬清风正气”书法比赛、“濠滨夏夜”清廉家风文艺演出、“守望家风”勤廉家风故事展演、“清廉江海”廉政微电影比赛等相关活动,评选展播了一批蕴涵张謇《家诫》内涵的书画、舞台剧及影视作品。
充分发挥阵地优势
家风教育历久弥新
甫一踏入张謇家风家教展示馆的大门,便可见按照近1∶1比例复制于张謇故居的《家诫》石碑。石碑背面镌刻着“崇公、崇学、崇俭、崇实、崇善”,这些是张謇研究专家结合《家诫》内容,凝练出的张謇家教家风精华。该馆自2019年7月建成运营以来,已接待国内外参观者4万余人次,被授予“南通市‘初心使命’教育基地”称号。
近年来,崇川区纪委监委依托张謇家风家教展示馆,充分挖掘张謇《家诫》丰富内涵,通过视频、漫画、文艺节目等形式向参观者和辖区干部群众宣传张謇优良的家风家教,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张謇家诫,传承张謇家风,树立廉洁清风。组织拍摄了《张謇家训》宣传片在馆内循环播放,以影像的形式再现《家诫》的背景故事;邀请专业人员将《家诫》制作为漫画,图文并茂地向参观者解读《家诫》内容;利用“5·10”思廉日,组织开展张謇《家诫》书法展,吸引近百位书画爱好者参加;在廉政教育月期间,组织编排情景朗诵《家诫》、戏剧《张謇父母教子》等节目在辖区街道、社区巡回演出,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
同时,崇川区纪委监委还积极探索推动张謇家风家教进校园,将《家诫》和家风家教故事编入校本课程,利用班会等时间诵读、讲述、演绎,以先贤良好的家风浸润孩子们心田,深植廉洁种子。通过小手拉大手,传递好家风,在全社会共建好社风。
海门区常乐镇张謇纪念馆作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坚持弘扬爱国、忠诚、廉洁的优秀品质,尤其以张謇《家诫》为载体,传播廉政文化,积极打造廉政教育新平台。
张謇纪念馆自2010年11月开馆以来,以“家风教育”为抓手,累计给党员干部讲解70万人次,把张謇《家诫》体现出的敦厚家风真正融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廉政教育之中。举行张謇《家诫》读书分享会、张謇《家诫》内涵解读会等活动50多场次,进一步普及家风知识,传承廉洁奉公理念;每年开展“好家训好家风”主题演讲和“家风祖训伴我行”系列活动,积极推动好家风入耳、入脑、入心、入行;举办“小橘灯”培训班,培训志愿讲解员400多人,累计讲解达800个小时,扩大了张謇文化宣传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弘扬张謇文化,传承张謇精神,从2014年起,海门区常乐镇以张謇纪念馆为依托,共举办了七届“张謇文化艺术周”,大力彰显状元故里特色,进一步宣传和发扬了张謇精神,壮大了张謇主题文化,推动常乐镇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文化艺术周期间还开展“系列文物临展”“百姓电影周”“话剧《张謇》演出”等特色系列活动,用文艺拥抱新时代,用欢乐满足新期待,让群众感受最缤纷的张謇文化体验。此外,张謇纪念馆还联合当地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开展以廉政为主题的党建结对活动,进一步发挥基地优势,增强党性教育,全力助推廉政教育取得新成果。
本报记者 朱蓓宁 严春花
学用张謇家教之道
助力大生行稳致远
张謇《家诫》包含有修身、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内容,对其子孙影响深远,对大家也具有教育意义。作为大生一员,学习先贤家教之道,我觉得至少应坚持做好三个方面。
一要以信立企。张謇以状元身份办厂,虽名则穷。但他以诚为本、以信立企。尽管纱厂资金周转一直较为困难,但张謇给股东的红利却分文不少。大生“红魁”棉纱,完全用通海本地棉花为原料,从不掺假,是企业着力打造的精品;其他品牌纱的质量,由于诚信经营和严格管理,在当时亦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并助力大生逐渐发展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股份制民营资本集团。如今,大生正走在第二个百年的发展道路上,我们每一个员工就必须始终把以信立企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要以廉为荣。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创办人,张謇推崇“诚企廉公”。他对内部监督十分重视,在创办的企业里都设有“查账员”,专门从事监督工作。同时他的企业每年都召开大会,对这一年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即“说略”,同时公布企业的收支情况,即“帐略”,以接受股东们的监督。张謇一生担任过几十个职务,但多数是兼职不兼薪的。作为国企党员干部,我们更要带头崇廉尚德,为百年大生的廉洁科学发展尽心尽责。
三要以“生”为大。张謇取“天地之大德曰生”之意,把工厂命名为“大生”。“生”有生成、生长、发展之意,有生发、滋生、拓展之意,有生机、生花、创新之意,更有生命、生存、民生之意。因此,我们新一代大生事业传人,仍需坚持“百姓为大、民生为高”的发展理念,努力在追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注重员工收入的同步增加,切实让广大员工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获取更多的幸福感。百年大生,在张謇精神的激励下,也必将历久弥新、行稳致远。
·陈小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