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窗外梅花吐艳,春意融融,屋内茶色氤氲,书香弥漫。在崇川区唐闸镇街道高店社区的图书馆内,“謇公学堂”送“理论年货”进基层正在这里开讲,市委宣传部二级巡视员、南通大学张謇研究院特约研究员黄正平以“张謇:爱国企业家典范”为主题,讲解张謇“情怀大、格局大”的人生轨迹与历史功绩,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张謇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内涵及新时代的典范价值。
冬训第一“补”
“理论年货”送到高店社区
“一个人一座城、一条路一座丰碑、一百年一种精神。”黄正平从三对关系入题,徐徐展开他送来的“理论年货”,条分缕析为30多名冬训成员勾勒张謇企业家精神的“富矿”。
与以往宣讲不同的是,今天边讲边互动,边讲边释疑,顿时让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愉悦起来。
“张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当崇川区科学技术协会党支部一名冬训人员提问后,黄正平立即纠正他的说法。
“习总书记高度评价的是张謇企业家精神。”他解释道,爱国企业家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说到底,集中体现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上。
台上讲得精彩,台下听得入迷。“这是我们冬训第一课,也是立春后的第一‘补’,补足基层党员群众对张謇企业家精神的认知模糊。”高店社区党委书记秦菊香告诉记者。
一人一城一精神
大情怀大格局让听众动情
“张謇先生实业救国从古运河畔的偏僻乡野唐家闸起步,从开办大生纱厂、广生油厂、复兴面粉厂到兴办教育,创立唐闸实业小学,一个人创立一座城,意志之坚令人动容,格局之大让人敬佩!”课后,原市政工程总公司退休干部高永发分享了课堂笔记,“作为土生土长的唐家闸人,我们要感恩先贤的惠赐,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实干气魄,把家乡建设得更富更美。”
张謇中年创业,矢志实业救国的大情怀也让企业负责人成雪萍感慨不已。“张謇先生在三十多年间筚路蓝缕,为家乡开辟了新天地的创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创业经历也深深鼓舞了我。”
2002年,刚刚四十不惑,她就带着26个下岗姐妹,白手起家从保洁家政做起,经过18年的发展,创建了南通泽旺保洁有限公司,吸纳了1000多名“4050”下岗职工和老港闸区进城失地农民就业,服务覆盖到全市各学校、医院、机关和社区。
从“大院”讲到小院
从张謇学院上到“謇公学堂”
“把党员冬训和张謇爱国企业家精神宣讲巧妙融合起来,让冬训内容紧贴当下理论热点,崇川区走在前面。”黄正平已连续三天走进街道、社区进行分层宣讲。
多年来,他的理论宣传从机关大院一直讲到“小院课堂”,如今,又从高朋满座的张謇企业家学院上到了济济一堂的“謇公学堂”。
据悉,“謇公学堂”是南通日报社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主流媒体要成为宣传张謇爱国企业家精神的主阵地要求而创建的培训和宣教平台。区别于张謇企业家学院面向企业高管、政府高层的培训,“謇公学堂”培训对象主要面向全市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部门普通党员干部,在更大范围、更好形式上宣传好张謇爱国企业家精神。
黄正平表示,“今天‘謇公学堂’送学到基层,紧贴时代呼声,直面基层需求,让张謇爱国企业家精神,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打通了理论学习的‘最后一公里’。”
本报记者 蒋晓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