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展示小朋友送的特别礼物。
8月5日,是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采样队支援南京的第15天,队员们如往常一样在点位上忙碌着。一个小朋友在完成采样后,递上了两件“特殊的礼物”:一个仿照医护人员模样精心制作的手工娃娃,一封诚意满满的感谢信——
信中这样写道:“亲爱的白衣天使,你们无畏疫情、不怕困难,在抗击病毒的战斗中是你们用生命筑起了坚实防线,感恩有您!加油!”送礼物的小朋友轻轻说了声:“阿姨,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亲手做的。”这份礼物让市一院所有援宁采样队员心中涌起汩汩暖流。
守望相助,为“宁”驰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7月21日深夜,市一院收到了增援南京核酸采样的紧急通知。第一时间,护理人员们纷纷主动请缨,争先加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凌晨两点,市一院20名业务精湛的护理骨干正式集结,她们没有叫醒熟睡中的父母、丈夫与孩子,迅速收拾行装,与来自全市其他单位的队员们一起,星夜奔赴南京。
由于核酸采样时间紧、任务重,抵达南京后,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直接投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中。连日来,她们顶着烈日高温持续作战,单日工作最长时间超11小时,足迹遍布南京市多个核酸采集地点,累计采样7万人次,日均最多检测达1万人次。
历经“烤”验,为“宁”坚守
眼下,正值“三伏天”,对核酸采样队员们来说,不仅要经受外部气温的“烤”验,还要经受“里三层、外三层”隔离防护服的“烤”验,异常闷热。每天十余小时工作下来,队员们早已是大汗淋漓,身上的衣服都能拧出水来,双手也被汗水浸皱发白。可面对辛苦,她们总是调侃道:“这样也好,还能节省洗澡的时间。”
市一院援宁核酸采样队队长、ICU护士长、副主任护师蒋雅琼把队员们的辛苦与付出都看在眼里。每天,她都会在工作群里送上“温馨提醒”:“高温天气!各位队员做好防护的同时也要注意防暑降温!”
尽管一再要求大家注意休息、注意身体,但队员们为了尽快完成核酸采样任务,始终坚守岗位一线。由于皮肤长时间闷在湿热的防护服中,邓晶晶、陆璐和杨雪3名队员先后出现了过敏症状,眼睑、脸部、手部、背部出现了大片的红肿。为了按期保质保量完成采样工作,她们都是先自行服药进行控制,等一阶段工作任务完成后才向队里汇报、治疗。过敏症状减轻后,她们没有多休息一天,又迅速投入工作。
队员们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面部大部分都被遮住,交流起来不方便,然而在日夜并肩作战中,大家早已形成了默契。当一天工作结束,看到彼此身上被汗水浸湿的衣衫、脸上被面罩压出的深痕时,鼻子不由得一阵发酸,瞬间红了眼眶,互相心疼却又彼此加油鼓劲,因为大家明白,守护人民健康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与使命,不管如何辛苦,都要坚守到底!
双向奔赴,与“宁”同在
面对繁重的核酸采样工作,支撑队员们在前线努力奋战的,不仅有来自医院同仁和家人的关怀与支持,更有来自南京市民的理解与温暖。
驰援以来,那些令人动容的“小确幸”时刻都在发生:满头花白的市民奶奶走到队员们身边,拿出蒲扇给队员们扇风,“丫头热不热?奶奶给你扇扇风会不会好一点?”来做核酸的小朋友想要跟穿着防护服的护士姐姐“求抱抱”,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神情让人心都“化”了,但根据疫情防控要求,队员们只能摇摇头、无奈婉拒孩子们的小心愿。为了保障采样工作顺利开展,社区工作人员每日天刚亮就早早到岗,帮助队员们准备采样物资,彼此结下了深深的“战友情”……
当前来采样的市民们看到队员的衣服上写着“南通一院”时,都会竖起大拇指:“感谢南通!感谢白衣天使!”还有更多的人在采样后向队员们送上了由衷的谢意:“姑娘们,让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在南京秦淮区致南通医疗队的感谢信中这样写道:“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你们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砥砺前行。你们不是生而英勇,而是选择无畏。秦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秦淮人民永远感激你们,秦淮人民永远欢迎你们。”
这是一份援宁队员与南京市民之间双向奔赴的爱与温暖,每当看到居民们脸上露出安心的笑容,队员们在层层防护服之下也绽放了微笑。
目前,市一院全体队员已经全力完成秦淮区第五轮核酸采样,集体转战、支援江宁。
(记者冯启榕 通讯员张伊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