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哀水哭悲长睡,骨痛心摧作永诀。8月15日,王丽娇同志的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归德厅举行。照片上的她仍是一脸笑容,站在照片前的人们多已泣不成声,“再见了,我们的好战友、好大姐、好团长!再见了,南通的好市民!”
她是巡访工作的“领头羊”
2004年4月,南通市市民巡访团成立,王丽娇、张薇丽、杜国元被推荐担任副团长。
这是一支为南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招募的志愿者队伍。成立之初没有经验,巡访信息不能及时转送到政府相关部门办理,影响了巡访工作效果和团员们的积极性,当时三位副团长中唯一一位退休的王丽娇,主动请缨,家里的事情撂给老伴,接下了这个担子,成了常务副团长。这一上任,就是17年。
“她住在虹桥,每天骑自行车往返10多公里到位于新区行政中心的团部坐班。”副团长张薇丽和杜国元回忆起来仍然很感动,接听巡访、举报电话,登记、转办巡访信息,召集各种工作例会、组织集体巡访活动,督办巡访意见和建议、办理巡访团后勤总务,工作纷繁复杂,“虽然我们三个副团长自称‘铁三角’,但王丽娇一直是最核心的那一个。”
去年初被诊断出直肠癌后,她曾提出退团,从团员到其他副团长都不同意,她的办公桌也一直保留着,“后来她又和我提过一次,希望让出常务副团长的位置,‘不然其他同志不好开展工作’,她当时这么说,她一直都只考虑别人、考虑工作。”现任团长仲捷说。
她是以身作则的“啄木鸟”
17年间,“我们在王丽娇的带领下走街串巷,市区主干道、后街背巷、居民小区、公共卫生间、绿化带等都留下了我们的脚印,我们提出的许多建议和意见,也得到市各级部门的积极回应。”巡访团成员季永健回忆道,在王丽娇的带领和全体团员的共同努力下,这支由普通市民组成的队伍被大家称为南通文明城市建设的“啄木鸟”。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的常态化,加上市民巡访团“名声”在外,市委市政府的其他部门有时候也会交办巡访任务,巡访团的工作越来越忙,“她每年转办的巡访信息都有两三百条,部门答复过来还要反馈,工作量很大。”张薇丽说,尽管如此,近3年的环境整治攻坚中,已经70多岁的她仍然带领第二督查组的“三代表、一委员”,冒着盛夏酷暑,顶着寒风雨雪,坚守在督查一线,“有她在,大家都放心。”
她是一心为民的“好大姐”
“听闻大姐去世,我心疼、我心痛。”“一瞬间,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王丽娇去世的消息传来,市民巡访团的群里、无仪厂老职工的群里,人人都在惋惜、感叹。
巡访检查毫不马虎,发现问题绝不含糊,是王丽娇留给很多单位部门的印象。“尤其是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部门,有点问题她都会‘死盯’着,直到解决。”杜国元说,王丽娇从来都是一边上报信息一边和相关单位商量整改办法,所以哪怕是被查的单位也都很敬重她,“因为她是为了大家好。”
去年1月,王丽娇也是带着病痛,坚持完成了为特困群体整理分发年夜饭的工作,才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她还不忘关心关注市民巡访团的工作,经常与大家保持联系。
“您生前的一言一行,给了我们力量。现在您离开了我们,但请您放心,我们会接力下去,将创文巡访督查的‘啄木鸟’工作进行到底!”市民巡访团的195名团员,誓将以行动寄托对王丽娇的怀念与哀思。
(记者 何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