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冬至习俗 知多少
2021-12-21 09:08:00  来源:江海晚报  

今日冬至,是一年中的第22个节气,是春节前最大的一个民俗节日,南通人异乎寻常的重视,自古以来,民间即有“大冬小年”的说法。

在传统节气里,“立”代表开始,“至”代表到了——“冬至”就是告诉人们冬天真的来了,从今天起我们将迎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第二天开始向北移,此后,白天渐长、黑夜渐短。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现象,《周易》对此的解释是,从冬至起阴气盛极而衰,而阳气逐渐生长,所以,这天是个大吉的日子。

这一天,南通人有吃汤圆的习俗。按照南通的风俗,一年中有4次约定俗成要吃汤圆的时段,即冬至、大年初一、正月十三和元宵节。

南通的汤圆有两种,一种是“实心”的,大年初一全家其乐融融围桌而食的即是这种,喻意合家团圆;另一种为有馅的称“兜心圆子”。冬至这天南通人吃的是后一种,一般用以晚餐。兜心圆子有甜、咸之分,甜的用芝麻或豆沙加糖伴以熟猪油,咸的则用荠菜、青菜拌以瘦肉丁、虾米为馅——无论哪种,都是我们舌尖上儿时滋味的回忆。

冬至吃汤圆是江浙一带稻作区的风俗,北方麦作区则是吃饺子——这是各地物产不同、食俗不同而造成的差异。

南通人在冬至这天还有祭祖的习俗,俗称“烧经”,以祭奠和追忆故去的亲人。旧时,这天中午,南通人还要置办鱼、肉、鸡蛋、豆腐四式菜肴供奉在祖先的牌位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居住环境的改变,南通城里多数人家已省略了这一环节,但是,纸钱是一定要烧的。

据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民俗专家王宇明介绍,南通还有“过了冬至就是年”的说法,这意味着过了冬至便年关将近,旧年余日无多矣。

因此,在旧社会,凡租种地主田地的佃户需在此日以前交清一年的租粮,地主也要在此日备办酒菜邀请佃户来家吃“小年饭”以增进感情。但是,对那些不能如数交租者,则要收回租田、中止契约。

那时候,商家对熟悉的顾客是允许赊账的,但逢到端午、中秋、重阳、冬至几大时间节点必须结清前欠,届时,店家会派店员上门收款,冬至日更是催逼得厉害。因此,南通人从前常说“伢儿欢喜过年过节,大人就怕过节过年”,道理就在这里。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并一直沿袭至今。冬至是冬天真正的开始,所谓的“数九”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数的,其中以三九、四九最为寒冷。不过,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待到九九艳阳天,那濠河两岸不又是“杨柳清风无限情,桃花依旧笑春风”吗?

(记者 赵彤)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