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着眼农村群众和家庭对教育培养未成年子女的现实需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聚焦“三个维度”,积极探索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路径。全镇共建成8所乡村复兴少年宫,极大丰富了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正发展成为孩子们兴趣培养的沃土、社会实践的舞台。
聚焦阵地建设,延伸乡村复兴少年宫服务“深度”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乡村“复兴少年宫”,整合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儿童之家、家长学校、四点半课堂、农家书屋等阵地资源加以充实、提升,实现共建共享。结合“双减”行动,拓展和提升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在前期已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基础上加以丰富,充分整合资源,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组织活动,让乡村复兴少年宫成为孩子们“双减”下的快乐成长营。乡村“复兴少年宫”结合农村少年儿童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地方文化特色开展活动,新购入了非遗类、德育类、文艺类、体育类活动器材,实现共建共享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培育、文体娱乐、劳动实践等活动,圆农村少年儿童梦想。
聚焦师资队伍,拓展乡村复兴少年宫服务“广度”
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运行得好不好,队伍建设是关键。为更好地服务广大农村少年儿童,海安市大公镇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网络。用好志愿者队伍。整合全镇6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资源,形成包括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退休老教师、返乡高校大学生等类型人才库,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力军作用。发挥“百姓名嘴”作用。强化师资力量,集聚本地各级有宣讲特长、文艺特长的“百姓名嘴”、身边好人等先进人物,成立由12人组成的“红色故事”宣讲团。目前依托乡村“复兴少年宫”阵地已开展巡回宣讲活动20场次,让红色故事浸润少年儿童心田。广泛吸纳各类人才。动员本地各类教育、文化、体育、科技人才,以志愿服务形式“牵手”乡村,充实“复兴少年宫”师资队伍,共建乡村“复兴少年宫”。积极弘扬大公本土文化,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走进乡村“复兴少年宫”开展剪纸传承活动,向孩子们介绍剪纸文化和渊源、基本概念、方法和技巧。目前,全镇乡村“复兴少年宫”辅导员队伍达127人,其中专职人员36名、志愿者91名,为乡村“复兴少年宫”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人才保障。
聚焦个性服务,增强乡村复兴少年宫服务“力度”
海安市大公镇结合本地农村特色,通过开展文体娱乐、道德培育、劳动实践等项目,提高农村少年儿童的道德素养和动手能力,拓展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助力他们快乐成长。
坚持以文“化人”。结合“我们的节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及本地乡土文化特色,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我唱队歌给党听”等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期间,以“童心向党”为主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学校、红色基地等开展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汇演、红色寻访等活动,上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思政课”“历史课”“活动课”“实践课”,在青少年中掀起党史学习热潮,共开展活动80多场次,共计5000余人次参加活动。
坚持活动“育人”。海安市大公镇依托课后活动时间广泛开展运动课程、机器人搭建、书法、美术等教学活动。结合时事热点和安全教育,开展普法宣传、消防宣传、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及防溺水防雷电培训等科普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情景模拟演练等新颖教学方式,寓教于乐,提高少年儿童自身保护能力。海安市大公镇北凌村是全国农民体育运动的发祥地,北凌小学乡村“复兴少年宫”开设足球操课程,百名学生共跳足球操,弘扬大公北凌农民体育运动精神。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孩子们通过书、画、乐、舞、歌、颂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汇报了复兴少年宫学习成果。
坚持实践“树人”。海安市大公镇通过开设“童心菜园”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孩子们走出校门,参与田间劳作,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从小让孩子们树立良好的劳动价值观。组织开展了劳动创造幸福、共创文明典范城市、垃圾分类宣传等一系列活动,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活动,扩充了孩子们的知识面,培养了少年儿童的动手能力和劳动技能,增强了孩子们的集体凝聚力和劳动意识。
建好用好乡村“复兴少年宫”,是一项民心工程、民生工程。下一步,海安市大公镇将进一步发挥乡村“复兴少年宫”在乡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平台作用,用好大公本地红色资源、文化资源,精心设计具有本地特色的未成年人活动,不断提升乡村复兴少年宫运行水平,让乡村“复兴少年宫”真正成为少年儿童兴趣培养的沃土、社会实践的舞台。
作者:丰吕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