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上午,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高一(6)班桑可为、邓淏文、张澳星,高一(1)班陈姜璨、邱海伦和高一(2)班陈昊桢六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了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街道五星村“磨刀老人”吴锦泉家中,聆听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
吴锦泉,1929年出生,南通港闸天生港镇村民,第七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楷模、“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荣登“中国好人”榜,是南通市最年长的红十字志愿者。
“一辈子,做好人,做好事”
吴锦泉老人关心社会,乐善好施,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2008年汶川地震,吴锦泉将3个多月磨刀挣来的全部收入1002元捐献给了灾区,一枚枚用汗水换来的硬币,感动了无数人。2008年至今,老人先后向社会捐款20多次,其磨刀收入以及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他的慰问金,全部被他用来回馈社会。
成名后的老人,日子简单如初。老人的家仅有简朴老旧的三间小瓦房,修了又修。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也都有不少年头,坑坑瘪瘪。老人一生节俭,这些用具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更换了。堂屋中的唯一电器就是一台小电风扇。老人的生活是如此清苦,几十年来却将磨刀的微薄收入悉数用于慈善,孩子们内心涌动着无限的敬意。一摞摞硬币,映照出一位耄耋老人的无私,称量出一个中共党员的高尚。
“今年,我收的粮食有五百斤”
老人今年已经95岁高龄,身体还算得上硬朗、精神矍铄。他得知孩子们要来,早早站在家门口等候。看到满脸微笑、慈祥和蔼的吴锦泉老人,孩子们纷纷上前向老人问好。
老人说,今年4月份,不小心摔了一跤,幸好脑袋受的是外伤,缝了六七针,“但我还能自己照顾自己,可以自己洗衣服、煮饭、种菜,还能自己种点粮食,今年收了五百斤的粮食。衣食住行全部自食其力。”老人满脸自豪地介绍。
“要听党的话,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学文化,什么年龄都不晚。吴锦泉老人和白蒲中学的孩子们坐在长条凳子上,促膝谈心。
老人干了一辈子农活,没有上过学,86岁才开始学习写字。老人讲起自己小时候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但现在每天都坚持看《南通日报》。88岁开始抄写报纸,至今已抄了厚厚几大本,字迹工整。老人殷切叮嘱,希望孩子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认真学习,将来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老人还动情地说:“做人要有十心——对党要忠心,对祖国要诚心,对人民要有爱心,对父母要有孝心,为人处世要宽心,与人相处要虚心,对学习要有决心,对阅读要有恒心,帮助人要有耐心,对自己要有德心。”
临别时,老人亲手写下“十心”,送给了孩子们。孩子纷纷感叹:“这个95岁的老人真的很不简单!”
(作者顾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