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很便捷,出门15分钟,能购物、看病、买菜、休闲……真是省时、省力、省心。”25日,天气回暖,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兴街道东篱社区居民王宽出门散步,走了五六分钟,便进入家门口的“口袋公园”。
近年来,东篱社区以创建全面、高效、便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为契机,聚焦服务群众需求,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推动实施“15分钟便民服务圈”,通过链接辖区各种优质资源,促进更多优质资源融合,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利化和品质化的生活服务。今年4月,东篱社区入选全市第二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名单。
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居民生活更加便利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为目标,形成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既惠民生更促消费。
“鞋底有了磨损、衣服拉链坏了、雨伞断了伞骨,家用的物品有了小毛病,找我瞧一瞧、修一修,又能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在常青菜市场上,一头白发、两手老茧,干起活来颇为利索的王富根兴致勃勃地说。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修小补”却解决了大民生。在东篱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成为居民名副其实的“生活舒适圈”,让居民的消费需求得到一站式解决,周围有商店、超市、银行、医院、学校、菜市场等,基本涵盖商圈、银行、学校、市场、医院等日常生活场景,不出社区就能办很多事,生活很方便。
聚焦服务群众需求
融合多种优质资源
在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时,东篱社区也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实际需求,依托辖区丰富的服务业态资源优势,借助社区“大党委”共享平台,推动社区工作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更好地解决民生关切问题,让居民群众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
在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意图上可以看到,社区结合辖区特点,打造便民生活圈:充分发挥辖区大型综合性医院的优势,加强“医社”合作交流,促进医院与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深度融合;积极引导辖区商业由过去单一的传统购物、餐饮向休闲、文化、健身、娱乐等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商贸发展,打造更有活力的商业便民生活圈;利用紧靠国家狼山森林公园的地理优势,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史文化学习教育长廊,借助东方岚谷美地幼儿园阵地,串联优山美地商业街培训机构单元,充分利用生态、文化资源集聚优势,打造生态人文便民生活圈……
搭建沟通服务桥梁
聚力赋能深化内涵
在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的同时,生活圈也带动居民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成为社区与居民沟通的“桥梁”。
社区通过开展“我为居民办实事、志愿服务暖人心”“微服务”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助力赋能,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各类志愿服务。社区网格员化身志愿服务的多面手,依托网格驿站等“微服务”阵地,以小网格托起大服务,通过打造便民文化长廊、修复破损花坛美化环境、安装充电柱化解安全隐患、增设隔离栏解决道路拥挤困扰等工作,演绎了众多服务居民群众的暖心“网事”,让社区居民享受到实在便利的服务,感受到社区的关怀与温暖。
同时,社区积极发挥党群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依托数据平台,开展志愿服务提质效,通过服务“网格化”,搭建好“党群议事厅”“有事好商量”等群众广泛参与的议事平台,聚焦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真正让群众办事情更加方便。
(作者朱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