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期间,80岁的范长喜、64岁的张利民、60岁的刘学志和往常一样接听求助热线,忙碌在志愿服务一线。“只要我们还跑得动,志愿服务工作就不会停,这是我们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聆听三位江海志愿者的深情讲述,一段段尘封在档案中的志愿者故事再次鲜活起来。
1998年3月31日,江海晚报社携手团市委、东洋之花化妆品公司共同发起组建的江海志愿者服务站正式成立。从此,雷锋在南通有了“常住户口”。从最初34人,发展到现在257万人……江海志愿者,这个深深扎根于江海大地的爱心群体,凝聚起志愿服务的一团火,成为全国精神文明重大典型——精神文明“南通现象”的重要代表。
1998年3月23日,《江海晚报》刊登了一则招募公告——“给雷锋安个家 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公开招募志愿者”。公告明确:招募在电器维修、医疗保健、水电气维修、法律咨询以及简单生活照顾等五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孤寡老人、烈军属、见义勇为英雄及家属、离休老干部和其他有特殊困难者提供无偿服务。
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热心公益的市民纷纷报名。3月31日,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在江海晚报社挂牌,退休教师徐尔铸任站长,热线电话5509081,首批34名江海志愿者亮出爱的宣言:有困难,请找我。
“当时我是南通电声总厂的工会主席,还是全市首批通过司法考试的兼职律师,所以想在业余时间发挥特长,为人民服务。”回忆报名江海志愿者时的情景,范长喜十分激动,“我是第6个报名的,所以我的志愿者编号是0006。”
1998年是全国实施双休制的第4年,由于周末时间宽裕,分别在任港医院、市口腔医院工作的牙医夫妇张利民、姜淑群成为首对“夫妻档”爱心志愿者。“我俩的编号是0014、0015,夫妻一起做好事,对孩子也是一种教育。”张利民回忆,加入江海志愿者不久,他接到了徐尔铸的电话:有一名特殊患者牙疼,需要提供上门服务。5分钟后,徐老又打来电话说,患者因患有耵聍腺癌,容貌受损,请做好心理准备。
很快,张利民带着医疗器械赶到患者家中。原来对方因为长期放疗,导致牙齿脱钙,引发牙髓炎。“她的半边脸几乎毁容,我努力克制情绪,微笑着为她治疗,并鼓励她将与病魔斗争的故事分享给其他人。”后来,这名患者在张利民的鼓励下,也加入了江海志愿者,还结对了一名如皋的残疾少女。张利民说,这样爱心接力的故事,在当年比比皆是。
家住市区白家园小区的刘学志看到招募公告后,二话没说就跑到江海晚报社报了名。“那时我是南通生物化学制药厂的技术员,水电气维修方面比较拿手。我家离报社很近,就赶紧报了名。”刘学志回忆,1999年1月的一天晚上,他接到电话,一户人家马桶漏水,急需维修。顾不上夜寒雪大,刘学志推上自行车就出发了,可路面冰冻,稍不留神就会摔倒。为了不耽误时间,他索性将自行车锁在路边,走到服务对象家中,等维修完回到家已是深夜。
“不收钱、不收礼、不吃饭,这是徐老给我们定的规矩。志愿服务再苦再累,我们也要严格遵守,不能给江海志愿者这块金字招牌抹黑!”业余时间,刘学志只要接到求助电话,总是随叫随到、风雨无阻。
一个爱心群体,
让雷锋“莫文隋”通城常住
“江海志愿者的出现,是‘莫文隋现象’引领下产生的巨大群体效应。”时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黄正平表示,追根溯源,江海志愿者服务站的建立,正是学习践行“莫文隋”精神的生动体现,此举进一步让学雷锋、学“莫文隋”活动制度化、社会化、规范化。
历史的时针拨回到1995年3月,原南通工学院两名贫困学生先后收到署名“莫文隋”(莫问谁)的陌生人的资助。随后,新闻媒体发动市民帮助寻找,却找不到“莫文隋”真人。与此同时,一批“莫文隋”式的好人悄然出现,如资助困难学生的“卫英才”(为英才)、资助孤儿院的“吴铭”(无名)、汇款给社会福利院的“魏群”(为群)等。
为了发挥“莫文隋”群体的示范效应,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97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每年的3月5日定为学雷锋、学“莫文隋”行动日。一年后,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应运而生。
“‘莫文隋’是所有江海志愿者的偶像。”作为首届“十佳江海志愿者”,张利民认为,“不因善小而不为”是“莫文隋”和江海志愿者们身上的异曲同工之处。
在市档案馆,记者翻阅了“江海志愿者档案”。当年,江海志愿者的个人信息都在《江海晚报》登报公示,姓名、性别、年龄、个人特长、服务经历、服务特长、个人格言甚至照片都刊登在报纸上。这增强了江海志愿者的公信力——要像雷锋一样做一辈子好事,并接受群众监督。
一个不带行政色彩、社会化运作、参与服务和接受服务都是自觉自愿的服务站,在成立一年内就以巨大的凝聚力吸引了1067人报名,并建成了3个分站,志愿者中有医院、供电、消防、银行等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也有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个体户、下岗职工和学生。以“莫文隋”为发端,从一个人到一群人,江海志愿者迅速成为南通大地上崇德向善、开拓进取的一面旗帜,吸引了多家中央媒体聚焦。
1999年5月4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通讯《情满大地写人生》;5月12日,《经济日报》社会版头条发表通讯《“江海志愿者”情满大地》;5月2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发通讯《江海劲吹文明风》;6月13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通讯《“江海志愿者”的追求》,并配发编者按,中央电视台也在早间新闻节目中做了报道……
至此,江海志愿者群体让雷锋精神、“莫文隋”精神以新的面貌在江海大地扎根、开花、结果,成为文明南通的亮丽名片。
一个响亮名字,
滋养文明之花常开不谢
今年国庆期间,全市各地开展528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广大江海志愿者围绕传播党的声音、融入基层治理、聚焦百姓民生、弘扬社会新风四大主题开展志愿服务。
凡人善举,久久为功。如今,耄耋之年的范长喜依旧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每周六的义务法律咨询多年来雷打不动。张利民继续依托口腔诊所开展义诊等志愿服务,并将服务延伸到文明巡访等活动中。刘学志拎着10公斤重的维修工具跑遍通城每一个角落,他的两个徒弟也加入了江海志愿者组织。
爱的召唤,在江海大地久久回响。历经26年发展,江海志愿者服务站已从原来的34人发展成拥有1个总站、10个县(市、区)分站、6367支服务队的志愿服务网络,注册志愿者超257万人,占南通市人口的33.2%,服务总时长超过2亿小时。
2003年年初,精神文明“南通现象”作为唯一地方性项目,入选2002年度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大事”。2004年,首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在南通成功举办,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南通印记。
为更好地开展江海志愿服务,2007年,南通市江海志愿者协会成立,成为南通市规模最大的志愿服务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联通了江海志愿服务四级组织网络和“一云五端”大数据服务平台,让志愿服务更加精准高效。
“新时代江海志愿服务有着‘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的信念,更有‘舍我其谁、敢为人先’的担当。”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市江海志愿者协会会长张浩介绍,近几年,全市深入推进志愿服务“我报到”“大接力”等系列活动,把社区作为志愿服务主阵地,聚焦便民服务、养老助残、医疗护理等领域,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江海奔涌文明潮。26年来,南通市持续推动志愿服务阵地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打造近万个便民点,形成了“10分钟志愿服务圈”。全市6个典型上榜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354个典型获省级以上志愿服务荣誉,形成了“知心奶奶工作室”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实践品牌,江海志愿服务的感召力、凝聚力、影响力不断增强。
精神文明“南通现象”在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在江海志愿者的感召下,南通市先后涌现出通医知识分子群体,海安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慈善双雄”胡汉生、吴锦泉等先进典型。截至目前,南通共有1人获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9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2人获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149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289人(组)当选“江苏好人”。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南通,江海志愿者已成为一个令无数人感到光荣、亲切、温暖的名字。正因有着“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深厚土壤,志愿服务的生命力愈发旺盛,这朵绚烂的精神文明之花在江海大地盛开不谢。
(记者冯启榕 朱颖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