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把关爱送到新就业群体心坎上
2025-02-21 09:54:00  来源:南通日报  

近期,南通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会联合会等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新一年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关爱服务举措,让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更多温暖与支持。

近年来,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这些平台企业和快递企业聚集了大量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直播者等新就业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亲切看望新就业群体,称赞他们是“勤劳的小蜜蜂”“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南通现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群体9.6万名,是南通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是不少新业态劳动者几乎四季无休、三餐不定,如何让暖“新”行动暖到他们的心坎里,需要我们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坚持需求导向,提升新就业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才能精准施策,有效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在重点商圈、主干道、公园等人流密集区域规划设置意见墙,面向新就业群体征集“我需要”“我想要”的诉求和心愿,畅通新就业群体诉求表达渠道。针对其吃饭难的问题,可以对接商圈餐饮单位,通过对食材、价格、质量等方面严格把关,确定品质优口碑好的餐饮单位为首批“暖心诚信商家”,帮助解决新就业群体吃饭难、用餐贵问题;针对其“充电难、歇脚难”等问题,充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治安岗亭、社区服务站等公共服务站点空间,建立“温馨驿站”“爱心小屋”等服务站点,根据从业人员的实际需求,提供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服务,真正做到“热可纳凉、冷可取暖、急可入厕、伤可用药、累可休闲、坏可维修、闲可学习”,让驿站成为他们忙碌间隙的休息之所。

坚持党建引领,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新就业群体工作时间灵活,党员分布不均衡、流动性大、难联络,党员教育和党员活动难以集中开展,成为值得探索的新命题。灵活组建新就业群体党支部,探索“支部建在平台上、企业里、属地中、货运线上、网络上”等多种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还可发挥群团组织、行业协会等的协同作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可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服务;行业协会可以制定行业规范,维护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通过这些举措,为新就业群体赋能,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坚持共建共治,提升新就业群体的参与感和价值感。吸纳引导推动新就业群体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可以解决新就业群体认同度不高的问题。把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等新就业群体纳入社区治理网格,充分发挥他们走街串巷、熟悉社区的优势,引导他们参与社区治安巡防、文明宣传、环境治理等工作,实现新就业群体既是社区治理的客体、也是社区治理主体的双重角色。通过新就业群体的共建共治,不仅能够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水平,还能增强新就业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感。

(作者高姝)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