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海安 > 正文
海安公共法律服务网格化志愿“报到”
2021-07-22 08:40:00  来源: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海安市司法局精心部署,扎实推进“当好一天网格员”活动,负责人带头、全体司法行政干警深入网格,开展法治宣传、法援指引、纠纷化解等服务。

法治宣讲身边送

“我们当中有没有借钱给别人或问别人借钱的,有无写借条,约定利息呢?”在南莫镇建筑工地,工友们听到提问频频点头。

市司法局组织公共法律服务平台80余名志愿者,深入工地、车间、培训机构、农家小院等地,实施“民法‘典’亮生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利用工人、学员、农户等休息的空挡,喊大家聚到一处,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挑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涉及的法律问题说一说。大家纷纷表示,这些听听很好。活动以来,共开展法治宣传活动51场次,惠及群众4900多人。

矛盾纠纷现场解

矛盾纠纷调解是切实化解群众烦心事、推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重要途径。市司法局强化统筹部署,整合与部门、村居法律顾问等力量,推动62起基层纠纷在第一现场化解。

顾某2019年手术后感染,去上海住院治疗花费医药费两万余元。今年7月,顾某向先期治疗的医院索赔未果产生纠纷。司法干警和村法律顾问了解事情经过后,与医院负责人推心置腹沟通。在双方有意向的基础上,多次组织协商,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纠纷就地化解。

法律援助家中办

当看到雨天上门服务的司法干警,八旬老翁冯某牢牢握住她的手。冯某等人早年随丁某在外地建设工程项目打工,但由于种种原因丁某未与其结算工资。冯某等称自2007年至2009年共拖欠工资15万余元。因丁某挂靠在白甸镇某建筑公司,冯某等9人遂向建筑公司追要工资。工作人员带着法律援助申请材料,向冯某详细告知案件办理流程等事项,办理了相关手续。

“我们将活动作为深化‘法援惠民生·拓展工程’的一个举措,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促进法律援助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从广泛覆盖向有效覆盖转变”,市司法局局长周平说。活动中,志愿者们上门宣传和指引法律援助45人次。

服务项目一线推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隆政街道江苏吉野电气公司,身为公职律师的司法干警与公司负责人深入交流,对照制式企业法治体检单,详细了解企业劳动用工、知识产权、商务合同等涉法情况和法治需求,给出体检建议。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共走访服务企业97家,发放宣传资料7000多份。

为推动为民办实事落到基层、惠及群众,市司法局今年推出局机关与司法所共建服务项目15个,为特定群体、特色产业提供针对性、系列化法律服务。志愿者参与到隆政司法所今年续推的“石榴籽”少数民族同胞法律服务项目中,走访慰问彝族职工,送上法治大礼包。

责编:海安市实践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