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连云港 > 正文
脱贫攻坚,数十年的接续奋斗
从救济式扶贫到劳务扶贫、产业扶贫、精准扶贫
2020-09-10 09:10:00  来源:新华日报  

秋收时节,连云港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幢幢别具特色的农家新居错落有致,一条条蜿蜒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家家户户,一片片耀眼迷人的稻谷迎风摇曳……田间劳作的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幅幅民富村美的新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一直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连云港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全面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下足绣花功夫推进脱贫攻坚,保障政策落实有力、扶贫产业遍地开花、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村面貌日新月异,农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凝心聚力拔穷根 幸福来敲农家门

现在意义上的扶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大规模实施的。连云港市扶贫开发工作紧跟党中央、国务院的“指挥棒”,以锲而不舍、抓铁留痕的精神,实现了体制改革推动扶贫、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整村推进式扶贫和精准式扶贫四个阶段的重要转变。

据连云港市档案馆记载,1983年4月18日,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成立市扶贫领导小组,标志着连云港市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入到体制改革推动扶贫的阶段。

“当时的农村扶贫工作主要是由民政部门负责的,市扶贫领导小组成立后,我就立即行动起来开始进行实地考察。”在连云港市新浦街道机关社区,今年91岁的张锡三老人向记者讲述了早期扶贫的故事,他时任连云港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是市扶贫领导小组负责人。

张锡三实地考察的第一站是东海县山左口乡,这次考察让他印象极为深刻,“当时还不是一个流行破洞牛仔裤的年代,18岁的大姑娘走在街上穿的裤子是破的。很多人家里一贫如洗,蜘蛛网结满了家中的每个角落。”这让张锡三暗暗下决心要努力改变这种贫穷的情况。

经过此次考察,全市扶贫现场会选择在当时扶贫工作开展得较好的赣榆举行。现场会结束后,连云港市扶贫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

“那次会议上,时任连云港市副市长吴学志作部署讲话,县区民政局、教育局、妇联以及银行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均到场,我做了相关工作汇报。”张锡三说,“会议确定扶贫工作的重点是要‘扶志’,要求推广实施好的扶贫经验。此后一段时间,我们的帮扶内容由单纯物质上的资助渐渐到精神上的‘扶志’,上下一盘棋,目标一致。”

首次劳务扶贫 农民抱头痛哭

上世纪90年代是经济高速增长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拉开了城乡、区域、工农之间的差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边际效益逐渐下降,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改善状况进程放缓,经济社会高增长的效益较难广泛惠及贫困人口,这一时期,国家扶贫战略由“救济式”转变为“开发式”。

“一开始的扶贫工作归民政部门管,1996年放到了农工部,此后国家更重视扶贫工作,将扶贫对象从贫困县进一步调整至贫困村和贫困户,成立了扶贫工作队,扶贫力度加大。”时任连云港市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高凤龙告诉记者。

通过确立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确定贫困标准和重点扶持区域、实施信贷扶贫政策等,这一时期的扶贫瞄准定位切换到了区域(贫困县),贫困县可以获得更多的财政等支持。“1996年,江苏省开始确定扶贫重点县,灌南县确定为第一批扶贫重点县,省、市派驻扶贫工作队到灌南县,搞结对帮扶。”高凤龙说。

“刚开始扶贫的内容还是送点钱,送点兔子、小猪、羊给农民养一养。可这么做解决不了绝对贫困问题。”高凤龙回忆说,“当时省里的扶贫重点在于基础设施建设,市里会实施一些小项目,重点在于修路,交通局帮忙修路,供电局帮忙拉电线。”

高凤龙说,开展外出务工当时很困难,贫困地区的人们守着家里的土地祖祖辈辈几乎没出过门,安排他们外出打工还不愿意,后来在政策福利上给予了很多支持,大家才渐渐同意外出务工。

送第一批外出务工人员的场景,至今让高凤龙印象深刻。“一车送出去30多人,当天晚上就跑回家20多人,最终只留下3个人,后来这3人一年后务工回来就盖了瓦房,村民们这才相信出去是能赚钱的。后来就以老乡带着老乡的方式,农村越来越多的人跟着外出务工。”

截至2000年,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数下降,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贫困问题开始从普遍性、绝对贫困向小范围、相对贫困转变。

产业扶贫结硕果 真扶实帮惠民生

“荒山披绿衣,瓜果满山坡,绿草牛羊欢……”初秋时节,行走在赣榆区黑林镇大地上,处处散发着绿色发展的气息。车辆在蜿蜒的大吴山盘山路上行驶,仿佛置身绿海,成片的果林散发出馥郁甜香。这片曾经贫瘠的荒山,如今变成了“花果山”“金银山”。

“没想到戴了多年的‘穷帽子’一举就甩掉了!”黑林镇邵埠地村书记邵泽全说,以前邵埠地村百姓穷得叮当响,如今发展蓝莓产业,全村1000多口人种了800多亩蓝莓,每亩蓝莓一年至少赚三四万元,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扶贫路上,要输血更需造血。近年来,赣榆区黑林镇充分挖掘位于北纬35度、境内的丘陵山地属沙性土壤,是水果生长的天然宝地的优势,确立了“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发展思路,做好特色林果种植、加工、销售这篇山水发展大文章,以产业项目拉动低收入户增收,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真正使扶贫扶到了“点子上”和“根子上”。“九条岭,多彩田园,四季春,果香黑林。”黑林镇党委书记马秀云带领村民在富民增收的康庄大道奋勇前行。

记者走进位于灌云县南岗镇岗东村的岗东外贸农业种植示范基地。成袋的洋葱堆放在田间地头,20多个村民正忙着农活。“今年,地里白洋葱收了20万斤,红洋葱收了1万多斤,亩均收益能达到近5000元。”岗东村党总支书记殷占杨说。

岗东外贸农业种植示范基地建于2018年6月份,占地240亩,由村集体扶贫企业连云港岗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公司深度对接两个农产品外贸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签订为期3年的保底收购合同,聘用村干部参与基地管理,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这一做法被称为“岗东模式”。

“我们村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曾是省定经济薄弱村,2018年之前村部主要靠出租厂房,每年仅有几万元收入。后来,村里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打造‘岗东模式’,去年村集体收入达115万元。”殷占杨说。岗东村还依托示范基地,积极谋划二产,拉长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如今,“岗东模式”已在灌云多地得到推广。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和根本出路。赣榆区、灌云县的最新写照,也是连云港市产业扶贫工作喜结硕果的缩影。

“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贫困地区群众要脱贫致富,关键是靠产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脱贫就是一句空话。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连云港市政府扶贫办副主任王洪波说。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伊始,连云港市就以产业扶贫项目为重要抓手,高质量地完成各项脱贫目标任务。“十三五”以来,该市安排各类帮扶资金12.24亿元(不含2020年扶贫投入),建成扶贫资产1362个,扶贫资产累计收益1.49亿元。

精准发力战贫困 攻坚克难奔小康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更关键的是看贫困老乡能不能脱贫。2015年11月底,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2016年初,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连云港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深入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成败关键也在于精准。经过4年的努力,连云港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截至2019年底,34.35万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149个省定和51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灌云、灌南两个省级重点帮扶县整体“摘帽”;石梁河库区省级重点片区和沂河淌市级重点片区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条件显著改善。同时,建立精准防返贫动态监测系统,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农户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全面落实精准帮扶措施。

扶贫标准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扶贫政策也在不断变化: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从“区域性扶贫”到瞄准贫困县、整村推进,再到扶贫入户,到现在的“精准扶贫”。时间如画笔,擘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连云港基础设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居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港城人民栉风沐雨,共同谱写了新时代的美丽港城画卷。

接下来,连云港人将以努力奔跑的姿态和新时代奋斗精神,聚力强富美高,决胜全面小康,在实现百年梦想的征程上昂首奋进。

本报记者 赵 芳

本报通讯员 黄永艳 孙国利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