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去送快递,俺妮就直接送这来,有人看着画个画、看个书,还有小朋友一起玩。我回来直接带去吃饭,放心更舒心。”在邳州市运河街道民主社区的“蜂享·驿站”,快递员张大姐高兴地说。
炎夏的一杯凉茶,寒冬的一室温暖,扫码即办的便捷服务,假期里的免费兴趣班……这些温馨的场景,正是邳州市委组织部为快递员、外卖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群体量身打造“蜂享·驿站”的日常。目前,邳州市已建成83个驿站,覆盖25个镇(街道)和58个社区,成为城市“奔跑者”的暖心港湾。
筑家:服务阵地全覆盖
炎炎夏日,随意走进邳州市城区的一个“蜂享·驿站”,扑面而来的凉意驱散了暑气。驿站内,明黄搭配浅灰的桌椅醒目亮眼,饮水机、微波炉、医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不时有外卖员来这里歇个脚、充个电、喝口水,这里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
“以前手机快没电时都躁得慌,现在等餐的间隙就能来这充一会儿电,还是快充,顺便休息一会儿,也能给自己‘充充电’。”前来歇脚的快递小哥吴峰说。
除了设在服务中心的83个“蜂享·驿站”外,邳州还在新就业群体聚集的商圈、楼宇、小区单独建设8个示范站点,升级配备空调风扇、电动车充电桩(换电站)、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党建书屋、盥洗室等设施,让“家”的服务更优更全。同时,依托银行、药店、通信营业厅等现有高密度服务场所,打造89个共建型服务站点,构建起便捷实用的“立体服务矩阵”,高效解决了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吃饭难、休息难、充电难、如厕难”等现实痛点。
解忧:诉求直达更高效
“蜂享·驿站”不仅提供基础服务,更注重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邳州市创新推出“新愿向我说”线上平台,在180个服务站点醒目位置放置带有二维码的桌牌,邀请新就业群体对驿站服务质量、驿站物品添置等提出意见建议,目前已收集意见建议22条,已全部解决,以“线上收集、统一答疑”形成闭环机制,实现问题快速响应、心愿及时落实。
“有了‘新愿向我说’,很多问题线上就能解决了!之前有人反映站点充电口太少,没多久就增设了多接口充电宝,手机没电的烦恼彻底没了!”外卖骑手张军满意地说。
同时,邳州市还推出“新事码上办”便捷服务,对接江苏政务服务网,为新就业群体开辟办理生育、教育、住房、医疗、社保等全周期需求的线上“绿色通道”,确保急难愁盼问题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
赋能:治理反哺促循环
党组织为新就业群体的奔跑者保驾护航,新就业群体的奔跑者们也在积极地回馈社会。在邳州,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已成为“巡防联盟”队伍的中坚力量,“美团黄”“闪购蓝”“党建红”……这一支支“彩虹联盟”的成立,已成为“基层治理变量”向“基层治理力量”转变的生动实践。
“社区给我们提供服务,我们也想给社区做点什么,像我们平时走街串巷、进楼入户都多,可以第一时间发现隐患问题,上报信息又不费事,社区还给我们表扬,可美了!”美团骑手曹明明笑着说。
24名外卖骑手受聘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10名快递小哥兼职“流动网格员”,“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督、防诈随单送、隐患随手拍、问题即时报……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卖员、快递小哥积极投身社会治理,在挥洒汗水服务城市的同时,悄然延伸着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小驿站”托起“大幸福”,新就业群体激发新活力。邳州市通过“蜂享·驿站”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解决了新就业群体的实际困难,更搭建起了一座党群连心桥,让城市更有温度,让幸福触手可及。本报记者 于洪涛 通讯员 马晓晨 田磊 钟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