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期,连云港市各地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围绕祭奠英烈、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等内容开展一系列“我们的节日·清明”文明实践主题活动,让广大群众感受和弘扬清明传统文化,让新时代文明实践蔚然成风。
东海县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东海县各处烈士陵园共同举办“清明祭英烈 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吸引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学生代表和社会群众近万人参与。通过庄重祭扫、红色教育、文明实践等多元形式,将清明传统民俗与生态理念、时代精神深度融合,倡导绿色文明祭祀新风尚,传承红色革命精神,厚植群众爱国主义精神,在青山翠柏间奏响赓续红色基因的时代强音。
灌云县
灌云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多家单位在灌云县金鸡岭公墓前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文明寄哀思”移风易俗文明实践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早早搭设服务台,准备了一些鲜菊花等素雅花束,市民可用携带的纸钱免费兑换鲜花。不少市民主动响应,将纸钱交给工作人员,换成一束束鲜花敬献墓前。一改烟火缭绕的祭奠方式,让天气更清明。灌云县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已持续多年,除了安排志愿者在现场宣传文明祭扫的意义,还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市民网络祭扫、错峰祭扫。
灌南县
4月5日,由灌南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灌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主办的"精彩非遗 助力文明"踏春游园会主题活动在灌南硕项湖公园火热启幕。活动以“文明实践·春风润心”为主题,非遗展示、春日市集为主线,为参赛选手、市民游客奉上一场“文化+运动+春意”的沉浸式体验。活动现场,灌南汤沟酒酿造技艺、面塑等二十余项省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体亮相。手工技艺类传承人现场展示作品创作,中医药类传承人现场义诊,市集还特别策划了书法文创和地方性文创展示区域,将创意融合传统文化,吸引众多游客驻足体验。
赣榆区
清明时节,连云港市城头中心小学组织500余名师生徒步前往抗日山烈士陵园,祭奠长眠于此的烈士们。在抗日山烈士陵园内,全体师生先后来到小沙东海战烈士冢、英雄烈士纪念塔、烈士墓地,集体鞠躬、默哀,为烈士们献上花圈和鲜花……向先烈们表达深深的悼念之情。从1976年起,每到清明节,学校都会组织这样的行动缅怀先烈,至今已坚持50年。
海州区
清明期间,海州区南城庙会热闹非凡,1000余个摊位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采购。除了娱乐活动,古城门下每日还上演着精心编排的文明主题节目。淮海戏《选婿》以传统非遗形式演绎婚嫁新风,相声《规矩论》用朗朗上口的节奏倡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场演出都吸引众多市民驻足;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六朝一条街,发放《文明倡议手册》,耐心讲解移风易俗的意义,更是在古民居中设立了移风易俗签名墙,引导游客文明祭扫 ,过平安清明。
连云区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连云区举办“赓续·2025·清明祭英烈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主题活动。驻区部队官兵代表、区消防救援大队代表、学生代表和其他社会各界代表等百余人参与。祭英烈仪式在庄严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全体人员肃立通过唱国歌、向纪念碑敬献花篮、为烈士墓献花、集体默哀等方式共同缅怀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感念革命烈士的英勇无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