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金湖县塔集镇高桥村:特色田园 美好如画
2020-05-14 09:20:00  来源:淮安日报  

近日,《江苏省第二批次特色田园乡村名单》公布,金湖县塔集镇高桥村黄庄榜上有名。近年来,通过生态打底、产业搭台、文化唱戏,高桥村黄庄的特色田园乡村美好画卷,缓缓展现在世人面前。

生态打底,水乡村落筑根基

色彩缤纷的农房一字排开,清澈的渠水从房前屋后静静流过,不远处,大片的农田郁郁葱葱,显示出勃勃生机……从高空俯瞰,黄庄犹如一条彩色腰带,镶嵌在大地上。自2017年8月成为淮安唯一首批入选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以来,黄庄坚持规划先行,邀请南大设计团队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设计人员在不改变地域风貌和村民傍水而居生活习惯的基础上,围绕“黄村驿站、庄台客厅”主线,整体设计了田园风光的自然环境、农村生态的景观布局、乡土风格的建筑式样,力争将黄庄打造成具有典型里下河特色的水乡村落。

在高起点规划的前提下,黄庄在完善基础设施上狠下功夫,花巨资进行村庄环境整治、河道疏浚、水系调整、道路改善等。同时,不搞大拆大建,保护乡村建筑风格、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并由此充分调动了当地村民的建设积极性。2名黄庄乡贤全程参加设计工作,20多名村民直接参与黄庄建设施工,还有许多村民自愿将家中保管多年的老式建筑材料提供给施工方,增添了黄庄历史的厚重感。

“以前屋后的水渠是死水,一到夏天味道可难闻了。改造后,水渠和外界贯通,成了活水。现在水质非常好,很多村民直接在里面洗衣服。”对于黄庄面貌的改变,村民黄爱萍深有感触。

产业搭台,化零为整强筋骨

打造田园乡村,离不开特色产业的有力支撑。近年来,黄庄通过互换、退出等形式,将“边角田”“锅底洼”“老宅基”等化零为整,全庄2565亩土地全部流转到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用于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培育了西瓜油桃、优质稻米、荷藕虾蟹混养、家禽养殖等多种特色产业,“黄庄油桃”“黄庄粳米”“黄庄麻鸭蛋”等农业地理标志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

村民沈道华的荷藕龙虾种养基地有200多亩,亩产龙虾200多斤,亩均年收入4000元左右。“没有土地流转,这么大的基地是无法建成的,也不可能产生规模效应。”沈道华说。在他的带动影响下,藕塘套养龙虾已成为黄庄的一大高效产业。

产业旺鼓了村民的钱袋子。今年64岁的村民黄明洲,家里有8亩地,以前靠种植水稻和小麦,全年收入不过两三万元。自从村里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后,他将土地全部租给了别人,每年可获得8000元的租金。自己则开起了收割机,年收入八九万元。他的老伴在黄庄一个家庭农场里打工,每月工资近3000元。

文化唱戏,非遗旅游展双翼

田园乡村之美,不仅展现在自然风光上,更体现在历史人文中。在建设时,黄庄注重融合田园生活、田园风光、田园建筑,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力争让村庄有灵魂、有故事、有颜值、有内涵。

村集体以收购、租赁的方式对村民废弃、闲置的房屋进行原汁原味改造,新建民宿12间。民宿内有灶台,游客可以自己做饭。房屋周围有菜园,北边大坝上建钓台垂钓,游客可就地取材。休闲采摘,逛村落、尝美食、赏民俗,游客在这里可以体验地道的里下河田园风光、荷都风土人情。

别具特色的村庄带来了人气,提升了农产品价值。里下河地区手工制香、手工挂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成为热卖品。农村的家常菜成为游客必尝的美食,蒜泥龙虾、清蒸高邮湖大闸蟹、银鱼炒蛋、尧母月子汤及金湖八大碗等火遍城乡。

高桥村党总支书记黄少宏介绍,通过打造特色民宿、民俗美食、农业观光、互动体验、康养度假等旅游产品,黄庄吸引了许多外出打工村民返乡经营,未来“旅游+”将成为生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融媒体记者 刘 权 王 舒

通 讯 员 邵中明 张孝坤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