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民族村 旧貌换新颜
2020-11-03 10:34:00  来源:淮海晚报  

走在淮阴区马头镇张庄镇村独具民族特色的仿古一条街上,两边是古色古香的民居,林立的小摊商铺,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逢集的时候,整条古街可热闹呢。” 一直生活在这里的吴正国说,这条街见证了张庄镇村这个老百姓口中“两眼泪汪汪的太平汪”兴旺起来的历程。

“以前这两边都是破旧的土墙,街上是石子路,一到下雨天,全是烂泥,逢集的时候‘撂棍都砸不到人’。”早些年,吴正国在街上经营着水果生意,因为太冷清,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变化要从1998年说起。为了改变张庄镇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村党总支书记沙海华带领村两委班子多次去江南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并邀请同济大学专家设计,对主街道进行拓宽,拆除破旧建筑,新建仿古建筑。不到一年的时间,古街彻底旧貌换新颜。

如今,古街已有200多家门面商铺,集聚了人气与商气,让这个小村庄日渐繁荣。

因土地贫瘠、地形低洼等先天劣势,张庄镇村发展曾受到严重制约。让这片“太平汪”旺起来,产业是关键。随着发展,这个“先天不足”的小村庄先后已有十几家企业落户,成了镇里的分红大户,年集体经济收入轻松破百万元。

总投资1.2亿元的江苏菇小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去年上半年新落户的企业。目前,项目一期已经投产,日产10吨鹿茸菇。对于当地人来说,这是很少见的菌种。因其滋补强壮、增强免疫等功效,深受南方人青睐。“我们主要销往福建、长沙等地。”企业负责人李朝锋说。“鲜菇可以卖到8块钱一斤,干菇价格要更高一些。”该项目预计年销售1亿元。企业经营红火,不仅让村集体分了红,也鼓了老百姓的口袋。

“活不累,离家近,每月能拿三四千元呢。”在企业打工的装瓶工人张银艳觉得现在这份工作非常舒心。整个项目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菌菇在成功对外销售前,都要经过装瓶、灭菌、接种、采摘、烘干、包装等流程。李朝锋介绍:“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用工,高峰期每天要用到100多个工人。”目前,项目二期也在积极筹建中。

该项目只是张庄镇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仅用工一项,村里的企业就可提供几百个就业岗位。

同时,作为全区唯一的少数民族村,该村充分利用民族特色,大力发展牛羊肉食品产业,引进总投资超亿元,集旅游、清真美食、娱乐等于一体的马头牛羊肉美食一条街项目。美食街上有著名的马四牛羊肉、沙氏牛羊肉等深受区内外居民欢迎的美食品牌,进一步彰显民族村餐饮文化特色。

兴旺起来的张庄镇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省级“卫生村”、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十佳”示范村,连续8年被区委区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五星村”称号。■通讯员 赵雅文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