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宜居宜业新乡村 幸福生活入画来
——大家谈之构建现代化空间格局
2021-12-01 14:43:00  来源:淮安日报  

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淮安要形成中心城市特质彰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空间格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城乡关系加快重构,产城融合涌现更多成功范例,城乡居民既能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又能拥有诗意田园生活。

城市与乡村是现代化建设的两个重要领域。构建现代化空间格局,必须补齐乡村发展短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淮安乡村振兴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怎么推进?有哪些建议和期许?日前,记者采访了不同岗位的4位涉农人士,聆听他们的心声。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主任史志荣:市第八次党代会要求坚持以乡村振兴促融合,进一步表明市委市政府抓“三农”的决心。我们要以须臾不放松的态度,将“三农”工作的中心转移到乡村振兴统揽下的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上来,着力补齐进入新发展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发展最大短板,发挥农村发展这一最大优势,畅通各类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努力形成城乡互促良好发展格局,为淮安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提供强力基础支撑。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设“双组长”高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出台实施乡村振兴规划,列出时间表、任务书,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设立专项小组和工作专班,夯实“五级书记”抓振兴职责,稳步有序推进产业振兴、环境整治、绿色发展、强村富民、文明新风建设,发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指挥棒”作用,严格“四个不摘”接续推动富民强村帮促行动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市乡村振兴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初步设立、日益健全。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们必须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第一,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制度体系、政策体系、人才体系、投入体系、考核体系,打造形成五级书记抓振兴、县区委书记“一线指挥”高位促振兴的良好局面。第二,要充分发挥乡村振兴“双组长”优势作用,将涉及完善强化“水电路气讯”、户籍管理、务工上学、要素流动等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压实,努力补齐城乡发展不均衡这一最大短板弱项。第三,要持续推进“三特”产业做大做强,连年培优“6+3”百亿级和30亿级成长型产业,打响“淮味千年”优质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坚持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同时,结合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深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提升行动,聚焦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和长效机制构建,建设一批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和特色美丽乡村,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提高农民收入

振兴乡村经济

江苏康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新江:市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构建现代化空间格局,是根据淮安发展现状提出的,为淮安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指出了明确的路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动力,让广大农民深受鼓舞。

农业龙头企业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承担着主导本地乡村产业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振兴乡村经济的作用。康强食品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乡村振兴贡献了应有力量。公司成立以来,在企业所在地高沟镇投资3000余万元,吸纳1000多名农村人口就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并且对部分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创业就业能力;积极依法纳税,增加当地政府财政收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导入资金、技术、市场、渠道等优势资源,将高沟镇优势农产品资源转化为特色产品推向市场,帮助乡村建立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提升当地“造血”能力。

我们将继续把企业发展、乡村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以打造“淮安食品产业标杆”为己任,扛起淮安“333”主导产业发展重任,努力锻造百年品牌。在发展企业的同时,为更多农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积极践行“共同富裕”理念,先富带动后富,为其他乡村企业做好表率。

推动镇村融合发展

打造岔河发展新格局

洪泽区岔河镇党委书记郭孝洋:市第八次党代会奏响了新时代淮安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也为岔河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岔河镇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围绕“洪泽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岔河镇发展新格局,奋力建设独具魅力的美丽滨湖名镇。

聚焦产业平台打造,高质量推动产业振兴。做优园区规划,完成镇工业集中区概念规划修编,明确将稻米新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作为园区主导产业,争创省级稻米产业园。做强稻米品牌,以创建“岔河大米”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为“推进器”,注册岔河“福米”“喜米”等系列商标30余件,加快岔河大米商标及产品包装优化提升,开发系列文创产品进一步推动农民增收、品牌提升。做大稻米产业,高标准规划建设稻米产业园,初步形成年加工稻米20万吨、仓储3万吨、烘干20万吨的产业规模。

紧扣镇村面貌提升,高规格打造宜居家园。推动镇村融合发展,完成集镇环境综合整治、门户形象及主干道沿线标识标牌更新;以“一村一品”样板为目标,高标准打造沿湖景观线。今年以来,岔河镇累计投资1159万元,相继完成镇区部分人行道改造、居民生活广场建设、黑臭水体整治等民生工程,新铺设污水管网3.2公里,接入居民420户;投资860万元在8个村居新建污水处理设施,铺设污水管网8.5公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岔河卫生院创成二级医院,岔河宾馆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启动镇公共服务中心改造提升规划设计。

抢抓全域旅游机遇,高标准推进旅游兴镇。岔河镇紧紧把握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契机及“两湖”旅游稳定客源,以淮宝县政府旧址提升为契机,全力打造“新四军”小镇,打响红色旅游品牌。以岔河老街、淮宝县政府旧址、王骆殿岛、堆头集民宿等重点资源为核心,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挖掘稻米文化、农耕文化,开发农耕体验游、亲子游,举办稻米文化节系列活动,展示岔河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美食特产。

从乡村本位出发

探索崛起的可持续路径

涟水县红窑镇人大副主席、李庄村党总支书记薛进军:乡村振兴是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高频出现的字眼,其中有两处重点阐述了乡村振兴的主要着力点。乡村振兴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议题,它已经超越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多个领域。这要求我们必须跳出固有的乡村发展思路,真正从乡村本位出发,转变思想,探索出一条乡村崛起的可持续路径。从乡村振兴发展层面看,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让农村更加美丽、农民生活更加富足。未来,乡村旅游与三产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就涟水县红窑镇李庄村而言,村“两委”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导下,积极推进村集体经济和低收入农户“双增收”,结合李庄实际,利用本地资源,兴办富民产业大棚芦笋基地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8万元,带动全村50名低收入人口在家门口就业,每人每年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此外,积极打造“中华织锦第一村”,今年5月1日成功举办“首届云锦文化节”,努力将李庄云锦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为红窑的全域旅游发展助力。

下一步,李庄村将成立劳务股份合作社,为全村芦笋产业发展做好用工服务。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芦笋的初加工和深加工,做好芦笋茶、芦笋面条等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延长产业链。同时,结合涟水县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李庄村积极发展芦笋休闲采摘观光等服务业,更好地发展“旅游+农业”,促进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全面发展,朝着打造“苏北芦笋第一村”“中华织锦第一村”、争创“一村一品”示范村的目标大步迈进。■融媒体记者 张小燕通 讯 员 李文俊 单 瑞侯美林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