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老房子,但住着很舒心!”看着住了几十年的老小区焕然一新,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延安路社区清纤小区的居民感觉现在的生活幸福又惬意。
“饭好、菜好、服务好!”提起社区的助餐点,清江浦区府前街道京南社区的老人们赞不绝口。
“邻里和谐,守望相助,居住环境越来越好,住在这里幸福感十足!”清江浦区清浦街道四季青社区77岁老人石凤阁见证了社区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感到无比欣慰。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打造美好社区,是民心所向。近年来,淮安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立足人民群众需求不断创新改进方式方法,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老旧小区改造
“改”出宜居幸福生活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环节,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关乎城市发展。清纤小区有着近50年的历史,小区36栋住宅楼住着1320户居民,基础设施老化、管线杂乱无章、车辆停放混乱……以前,小区各类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2022年8月1日,清纤小区老旧小区改造正式启动,到今年1月全部完成,历时5个多月的改造让小区犹如脱胎换骨一般。“走进小区,大到路面、墙面,小到路灯、监控,每一处看着都特别舒心。”住在14号楼的居民孙建国告诉记者,改造前,他去了南京女儿家,今年春节后回来时,小区完全变了样。“要不是看到大门上‘清纤小区’几个字,我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呢。”孙建国笑着说,现在,小区环境好了,居民可以在新建的健身广场锻炼身体,在路边新设的长椅上晒太阳……
清纤小区改造完成后,居民陈梅凤便多了一个身份——社区公益志愿者。“以前小区环境脏乱差,住得都不舒服,谁还有心思去管其他事呢?”陈梅凤说,“改造后,住得舒心了,大家也有干劲了,都想出份力,为小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现在,居民们愿意参与小区方方面面的治理工作,这是老旧小区改造带来的变化。”
清江浦区浦楼街道延安路社区党委书记朱敏感慨道,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的不仅是生活环境,还有居民意识。大家主动做好小区的维护工作,参与小区建设和后续管理,让幸福生活不断“升温”。
近年来,淮安市在老旧小区改造中树立“完整社区”理念,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在改善提升环境的同时,综合利用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健全社会治理机制,协同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提升,助力高水平文明城市建设。
社区养老服务
托起最美夕阳红
40年的老旧小区、120余栋楼的超大体量、老年居民的高占比……作为淮安市最早的小区,北京新村老年居民晚年生活怎么样?
清江浦区府前街道京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东侧,是北京新村老年居民们的助餐点,2020年由京南社区引进第三方机构共同打造。助餐点运营以来,由于价格亲民、菜品丰富、干净卫生,受到老年居民们的欢迎。前来就餐的北京新村老年居民可按不同年龄段享有不同优惠:80岁(含80岁)以上的老人每餐8元,60岁—80岁的老人每人每餐10元。
“来就餐点的老人可自主选择就餐形式。”助餐点厨师刘成春说,每天上午10点半午餐便能做好,这时就会有老人前来打饭,他们或在社区餐厅就餐,或自带饭盒将饭菜打包回家。为方便年纪大、行动不便、无法前往助餐点的老人们按时就餐,京南社区志愿者们会送餐上门,老人一个订餐电话,午餐便会在11点半前准时送达。
“基于小区老人多这一现状,我们设立助餐点,更好地方便小区老年居民。”京南社区党委书记张莉介绍,“我们将依托现有助餐点,辐射周边更多社区,让更多老人吃上暖心饭、放心饭。”
走进京南社区三楼的老人日间照料室,空调温度适宜,屋内干净整洁。目前社区共建有老人日间照料室两处,有可供老人休息的床位20余张,配备空调、被褥等,达到省级AAA级日间照料室标准。
北京新村还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全面探索社区助老关爱特色服务新路径,从身体照料到精神关爱,让老年居民不出小区便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康复健身室、康复辅具租赁点、精神关爱室、养老服务顾问工作室、健康小屋,满足老人们各类需求。
淮安市是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近年来,淮安聚焦老人养老“不离家不离亲”需求,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建设统一规划配建、统一配建标准、统一产权归属、统一管理运营、统一监管评价“五统一”,相关做法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优秀案例。
凝聚各方力量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走进清江浦区清浦街道四季青社区,“芦衣巷”“义方巷”……借鉴“二十四孝”典故命名的巷道,道路平坦、环境整洁。各式各样的“孝善”文化宣传栏,张贴着“榜样的力量”“邻里风景”“传承家风家训”等主题照片;墙面上“以孝治家,德孝先行”的大型手绘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弘扬传统美德、争当“孝善”模范的文化氛围,在居民心间播撒“孝善”的种子。
近年来,四季青社区创新发展“孝善”文明实践模式,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区治理,凝聚向上向善力量,开出社区治理和谐之花。
“孝善”文化也成为社区教育党员干部、深化基层治理的有效载体和手段,以丰富的文化内涵,教育、影响和凝聚群众,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我们社区地处老城区,有一半以上是60岁以上居民,很多还是空巢老人。”社区网格员王开琴说,社区工作人员应该争做“孝善”文化的践行者、示范者、传播者,通过主动了解空巢老人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卫生清洁、心理抚慰、跑腿代办等服务,营造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四季青社区党委书记潘强介绍,去年开始,社区在传承“孝善”文化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善廉队伍”“善德文化”“善亲社区”和“善诚企业”建设,让“孝善”文化融入广大群众生活。
“老储的儿媳真不错,忠厚、善良、孝顺!”这位大家交口称赞的居民正是社区好儿媳沈萍。沈萍的公公老储因煤肺病长期卧床,她丈夫外出务工,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她一人身上,在照顾重病卧床的公公时,沈萍从来不嫌脏、不嫌累。
在四季青社区,居民们对待老人恭敬孝顺,与邻里情同手足。一直义务为邻居修理家具的张玉海,坚持为社区修剪花木、清扫落叶的肖学全,每年过年义务为大家写春联的王加喜……“孝善”文化成为社区和谐、邻里守望相助的“金钥匙”。
在社区治理中,淮安通过“党建+文化”,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起来,推动文化项目、平台、理念等建设工作,增强居民对这方土地、这份文化的认同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让社区家园更温馨、更有爱。
■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 秦艳艳
王 磊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