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紧贴居民需求,服务送到家门口 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很暖心
2025-07-17 09:38:00  来源:徐州日报  

“李老师,今天书法课教我们写什么呀?”“咱们练‘邻里和睦’四个字,笔墨都备好啦!”7月14日下午,老党员李永行笑盈盈地走进徐州市云龙区汉风街道昆仑社区的时代艺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活动室。这位有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今每周义务教授居民书法绘画,用笔墨传递文明新风。

近年来,昆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通过加强社区服务、组织社团活动、运用智慧治理等方式,把“小阵地”变成“大作为”,把“小社团”汇成“大幸福”,把“小程序”做成“大治理”,真正实现了服务送到家门口、文化润到心坎上、治理落到最末端,让居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时代艺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于今年5月全面开放,占地300平方米的空间内,舞蹈房、助餐服务、便民理发室、图书阅览区、多功能活动室、党群议事角等功能区一应俱全。今年以来,昆仑社区以小区党建为切入点,充分挖掘利用闲置场地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把服务前移与精准供需相结合,将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延伸到居民小区,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最末端。

便民理发区每周六开放,志愿者理发师手中剪刀翻飞,居民们赞不绝口:“下楼就能理发,太贴心了!”实践点与徐州市家政协会合作,提供免费或低偿的日常清洁、育儿协助和老年护理服务10多项,解决居民的“家务难题”。同时,云龙区人社局在实践点开设“家政技能培训班”,每月邀请专业讲师教授保洁、衣物收纳、育儿等课程,已有50余位居民参与并获得认证。

实践点不仅是服务阵地,更是凝聚共识的桥梁,由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组成的“昆仑议事团”定期开展协商,推动非机动车棚改造等12项民生实事落地。“活动室里好温馨,欢声笑语醉人心”“志愿服务顺民意,人民欣喜齐赞美”……在时代艺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民情留言板上的“打油诗”,源自昆仑社区诗词社团的创作。

舞蹈团在实践点多功能活动区定期排练,团员刘侠介绍:“我们每周练舞三次,有民族舞也有广场舞,社区提供免费场地,还能结交朋友。”舞蹈团还积极开展志愿服务,居民张阿姨说:“欢声笑语中,架起邻里连心桥。”而这仅仅是昆仑社区缤纷社团生活的冰山一角。

近年来,昆仑社区积极推动社区文化建设,截至目前,已精心组建了合唱、舞蹈、瑜伽、诗词等15个特色社团。这些社团累计开展活动达130余场,惠及辖区居民超8000人次。

昆仑社区在组建文体队伍中扮演着多重关键角色,既是为居民搭建起展现自我的平台的“领航员”,精准洞察居民需求,挖掘社区才艺达人,牵头组建各类社团;又是为社团成长排忧解难的“护航员”,协调场地资源,邀请专业老师授课,全方位助力社团提升水平;还是以文体活动为纽带的“聚能环”,不仅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活动中增进了解、培养感情,巧妙地化解了日常矛盾。

7月13日上午9点,张阿姨准时来到时代艺境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现场已经布置得温馨又热闹。原来,她两天前就在“党群e家通”小程序“活动报名”里预约了这场家居收纳活动。

如今,在昆仑社区“党群e家通”智慧平台上,居民动动手指就能预约社区活动、提交意见建议、了解身边的暖心故事,让社区服务“一键直达”。

小程序上线以来,建立“群众点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机制,整合市政、城管等多部门资源,实现民生问题24小时内响应、48小时解决,累计处理群众诉求381件,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生动诠释了“小程序”实现“大治理”。

目前,昆仑社区“党群e家通”平台已注册居民4200余人,累计发布手工制作、文艺演出、亲子互动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61次。为鼓励更多居民参与社区共建共享,营造更活跃的社区氛围,小程序对各类志愿活动新增了“赋分”功能,激励了200余位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形成“服务—积分—激励”良性循环。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智慧助老’‘云端科普’,让‘党群e家通’成为永不掉线的幸福引擎!”昆仑社区负责人表示。本报记者 宋新 邓璇 通讯员 袁龙旭 实习生 张典

责编:秦春凤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