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内无人照管的鱼儿怎么生存?来自涟水县陈师街道的16岁农村女孩郝茜米在上小学五年级时便给出答复——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制作智能鱼池。这名大家公认的“小小发明家”在2021年被评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这背后,是涟水县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老师和志愿者们的努力和付出。
为了点亮乡村学子科技梦、提高乡村学子教育水平,涟水县陈师乡村少年宫圆梦服务队坚持服务了近40年。服务队刚成立时叫“刘华科教工作室”,是在1986年由涟水县陈师中心小学教师刘华带着几名老师组建的,他们把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农村科学教育。当时农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刚起步,既无师资设备,也无相关做法经验,于是老师们就地取材,自制教具1000余件,并大胆改进,让实验过程更适合农村孩子。
“正因为第一代队员们的坚守,才让陈师的科学教育有了丰厚积淀。”现任服务队负责人李斌说,他们将践行雷锋精神,无怨无悔地传承刘华老师科教筑梦的信念。如今,经过两代人的接续奋斗,服务队逐渐壮大,拥有省、市“优秀科学教师”“优秀科技辅导员”“优秀教练员”14人和科技志愿者辅导员21人,组建了机器人、航模等8个科技社团,开设环保调查、淮安水利与气象研学等15项课程,辅导农村小学员1.6万人次,组织学生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航模竞赛等青少年科技竞赛活动,1000余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温水、油灯孵小鸡”“智能鱼池”等百余项学生科技成果在国家级竞赛中获奖,十余项学生科技活动成果投入使用。
去年,该服务队获评第九批江苏省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接过沉甸甸的奖牌,我们更加坚定了弘扬雷锋精神的信心。”李斌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服务队工作架构逐渐完善,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建立青年教师科研团队、中小学生研究社团、科普志愿服务队三大科教平台,先后获评“江苏省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基地”。■融媒体记者 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