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江苏省金湖县银涂镇红湖村:红白理事会 “理”出新风尚
2025-02-17 10:46:00  来源:江苏文明网  

为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营造文明节俭的社会新风尚,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近年来,金湖县银涂镇红湖村坚持把加强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推进乡风文明的有力抓手,全面健全和完善红白理事会制度,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陈规陋习、倡导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红白理事“理”出文明新风

通过充分发挥老党员、村干部的带头引领作用,逐步加强组织建设,提升队伍素质,强化工作作风,让群众能够真正接受和理解移风易俗的核心理念。夯实组织基础。随着村级经济快速发展,引导村民培育形成健康文明的村风民风迫在眉睫,2019年4月,通过党群议事会、村民代表会共同讨论决定,成立红湖村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移风易俗实施方案》,为倡导文明新风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推举可信会员。成立红白理事会,随着组织架构的逐渐完善,红湖村通过征求村民意见选拔了18名村中有威望、公道正派、热心服务群众的老党员、村干部组建红白理事会,成员们积极带头开展工作,发挥了说话有人听、工作有人办的良好带头作用。坚守工作原则。理事会牢牢落实事前报备、事中监督、事后核查的闭环管理,对治丧、出殡过程中严格按照白事简办原则,向家属宣传移风易俗内容,杜绝封建迷信活动,近年来乡风民风得到显著提升。

(红湖村红白理事会外景 淮安市金湖县文明办供图)

规章制度“育”出淳朴民风

坚持不断总结办事经验,不断完善细化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移风易俗工作运行机制,达到以制度促规范的目的,让移风易俗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进行。纳入村规民约。以《淮安市村规民约指导手册》为指引,每年因时因势修改完善村规民约,不断规范移风易俗工作方式,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让移风易俗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明确标准要求。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要求每桌标准不得超过300元,提倡不收礼金,若收礼不得超过200元;提倡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大摆宴席;要求必须从简办理,不得铺张浪费,不得从事封建迷信活动。造浓宣传氛围。通过入户走访,结合电子屏、横幅、宣传标语等形式向村民宣传政策,累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400余份,全体村民签订“红湖村移风易俗喜事新办简办承诺书”,同时创新红白事意见簿,定期收集汇总群众意见,及时改进工作。

(红湖村志愿者向村民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 淮安市金湖县文明办供图)

文化礼堂“易”出和谐乡风

把文化大礼堂打造成宣传人情新风、连接乡情、寄托乡愁的“精神舞台”,鼓励村民在大礼堂举办红白喜事,实现了“门常开、灯常亮、人常在”的美好愿景。打造“好去处”。为保障村红白事有地可办,经村委和村民集体讨论后,红湖村投资850余万元新建了总面积3500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礼堂,将文化礼堂一楼约600平方米作为红白理事会场所,从此村民红白事有了好去处。发挥“好作用”。从2019年1月开始投入使用以来,至目前为止已为村民办理80宗宴席,共计1200余桌,为村民节省办理红白事场地租赁等费用约40万元,免除水电费用约5万元。培育“好风气”。通过红白理事会不断向纵深推进,强化立规定矩,反对高价彩礼、反对婚丧事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行为,近年来红湖村村民在婚丧嫁娶事宜中的人情支出负担明显减轻,年均人情支出费用减少30%。

(红湖村青年在文化礼堂举行七夕倡导文明婚俗主题活动 淮安市金湖县文明办供图)

习俗移志,安久移质。风俗、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关乎移风易俗深化拓展的大门,而红白理事会正是打开这扇门的金钥匙,银涂镇红湖村将擦亮红白理事会建设的钥匙,持续抓牢精神文明建设,让文明新风吹入每家每户的心门,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