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64岁的李喆带领大树村的部分留守儿童,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庄严肃穆的八十二烈士纪念碑前,李喆向孩子们深情讲述了82位抗日英雄浴血奋战、壮烈牺牲的事迹。“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你们要珍惜时间,勤奋学习。”李喆语重心长地教导孩子们。“爷爷,我一定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一名孩子郑重承诺,李喆欣慰地点头赞许。
在淮阴区丁集镇大树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心中,李喆就是他们共同的“爷爷”。他不仅向他们传授知识,更以“爷爷”这个代理家长的身份,为这些孩子打造了一个充满温情的成长港湾。
“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我心里高兴”
2021年1月,从淮安市五里九年制学校退休的李喆放弃安逸的晚年生活,回到家乡大树村,全身心投入关心下一代工作。“能为孩子们做点事,我心里高兴。”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位老教育工作者的初心。
大树村有30多名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在教育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李喆始终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首位。他经常自费组织孩子们前往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并购买《闪闪的红星》《刘胡兰》等红色经典书籍赠送给孩子们,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为全面掌握这些孩子的学习和心理健康状况,李喆坚持每周与孩子们见面交流。针对孩子们居住分散的特点,他采取集中辅导与上门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因材施教。大树村有一个叫闻进(化名)的留守儿童,因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学习缺乏指导,李喆就定期上门辅导;单亲家庭的磊磊(化名)曾一度厌学,李喆不仅耐心开导,更在雨雪天接送其上下学。在他的悉心帮助下,磊磊不仅重拾学习信心,成绩更是跃居年级前列。
2024年,在丁集镇关工委和李喆的共同努力下,大树村专门腾出三间楼房,配备现代化教学设备,建成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如今,孩子们在这个温馨的“家”里快乐学习。
“爷爷对我的爱,是我前进的动力”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更需要关爱。只有用爱浇灌,才能让他们成长为心中有爱、眼里有光的人。”李喆这样说道。多年来,他始终以爷爷般的慈爱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
大树村的艳艳(化名)因父亲病故、母亲改嫁成为孤儿,因为缺少父母的爱,艳艳不愿与他人交流。李喆主动担任其代理家长,从思想引导、学习辅导到生活照料给予全方位关怀。他定期与艳艳的任课教师沟通,共同制定帮扶方案;他自掏腰包为艳艳添置学习用品;冬季来临前,他特意为艳艳申请御寒物资。在李喆的悉心呵护下,艳艳不仅性格变得开朗阳光,学习成绩也大幅提升,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在日记中深情写道:“爷爷对我的爱,是我前进的动力!”
面对部分留守儿童沉迷网络的问题,李喆经常对这些孩子进行劝导教育,直至孩子们远离网吧。曾有个孩子借钱上网,李喆找到他苦口婆心地开导:“父母在外打工不易,要懂得自尊自爱。唯有珍惜时光、勤奋学习,才能改变命运。”这番教诲让孩子深受触动,从此,这个孩子把精力全部用在学习上,成绩进入班级前三名。
■融媒体记者 秦艳艳
通讯员 姜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