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位于金湖县宝应湖农场有这样一家人,他们祖孙三代齐上阵,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默默守护着职工群众的安全。
爷爷丁存民,消杀病毒筑牢卫生防线
蓝口罩、黄雨衣、黄色橡胶手套、背着绿色喷雾器……每天上午7点,丁存明就准时来到宝应湖农场迎湖居委会,开始他一天的消毒工作,“全方位无死角消毒,能最大程度地杜绝疫情传播,营造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丁存民为农场公司退休职工,1月23日,他受命承担起整个居委会的消毒工作,从此测体温、佩戴手套、戴口罩……成为丁存民每天开工前的“规定动作”,这些以前从未接触的“繁琐”流程,现在已经被他牢记于心。“先保证自己安全,再去服务他人,不给他人找麻烦。”
消毒中,他严格按照要求,做好自己的防护,科学调配消毒液深度,认真细致的喷洒,“垃圾桶容易滋生细菌,并且垃圾桶内的垃圾也有可能就有病毒,所以垃圾桶一定要多消毒的。”
消毒过程中,他利用自己走队入点的优势,义务充当防疫宣传员,为各居民发送《防疫手册》《告职工居民一封信》《党员倡议书》等1100份,看到职工居民没有戴口罩,就好心地提醒,遇到职工居民三五成群在一起,他就好心规劝大家不要聚集。
每天他背着20公斤的消毒喷雾器,穿梭在居民点8个小时,为居委会5个居民小区、7个公共厕所、4.6公里道路、106只垃圾桶以及农场办公大院、医院、派出所、养老院、菜场、教堂等进行消毒,每天喷撒消毒液105公斤。
媳妇倪行英,爽口小盒饭传递温暖关怀
2月16日10时,来到宝应湖农场公司招待所厨房,厨师正在热火朝天地烹饪,倪行英正和服务员忙着将刚出锅的饭菜打包装盒。
倪行英,是农场公司招待所保管员。2月1日,她接到了为抗疫人员制作盒饭的任务。正常情况下,招待所是大厨、二厨、2名服务员和她,由于是抗疫期间,为尽量减少人员交叉,大厨、二厨和2名服务员都轮流上班,只有倪行英全程到岗。由于人员减少,倪行英在做好自己保管的工作之余,既帮助服务员捡菜,又协助厨师配菜。此外,她还与厨师一起商量,在确定盒饭一大荤、一小荤、一素的规格基础上,每天更新饭菜品种,鱼、红烧肉、肉圆轮流做,炒肉丝、炒鸡蛋间隔上,菠菜、青菜、小藕、面筋、豆腐、百页错开炒,荤素搭配,尽量做到每天的饭菜不重样。
“虽然盒饭很简单,但每天的饭菜都很新鲜,吃起来很爽口。”农场公司防疫员王启茂评价说。
“他们冲在防疫第一线,我们只是在家里做点饭菜,跟他们比我们要轻松许多。”倪行英说。每天倪行英上午9点第一个到班,晚上最后一个回去,最早下班也得到18点半,只要还有一个加班的防疫人员,她就要坚守做好最后的服务。
孙子丁维中,路卡值守把严防疫关口
丁维中为2019年新招录员工,去年12月刚上班不久,就遇到了抗疫。1月23日按照单位安排,与其他3位一起招录的新员工扛起一分场防疫任务。
每天上午7点半,吃完早饭,丁维中就开车上班。上班途中,他会转道把另外两位同事一起带上。
“天气冷,骑车到一分场有20公里路呢,我弯一下,就可以把他们带了,也不麻烦。”丁维中淡淡起说。
刚开始,他做疫情宣传工作。“特殊时期,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了,一定要出门的必须戴好口罩。” 1月24日,他与同事三人拿着农场公司统一印制的50张挂图,走队入户,一边在主要街道的墙面上、电线杆上、居民点屋前进行张贴,遇到职工居民,不忘记向他们宣传新冠肺炎知识、做好自我防护要求。“大家注意了,目前形势很逼人,喇叭宣传听精神,没事不要瞎串门,冠状病毒不认人……” 张贴完宣传画,他又每天拖着室外音箱,在一分场的5个大队逐队逐户进行有声的疫情宣传,走一遍就是4公里100分钟,每天上、下午宣传一遍,让疫情防控知识在一分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月30日,农场公司设置路口开展防疫防控检查,丁维中等3人被单位安排值守白天,每天从上午8点到下午17点,其间,他还被临时抽调到职工群众家,进行入户摸排。自防疫开展以来,丁维中哪里需要就到哪里,与同事共同完成一分场入户登记350户共850人,卡口检查506人次,办理场内、外出行证20多张,关停棋牌室6个,叫停婚丧嫁娶1次,挂宣传横幅6条,发放一封信、通告、倡议书等宣传资料580份次。
职业不同,职责相同,丁存民一家三代人,虽然在不同的岗位,但在抗疫的特殊时期,他们都冲了上去,用共同的一颗抗疫心,守护着宝应湖农场,守护着职工群众的平安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