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春的使者”,温柔婉约,用温暖的行动,给予老人们温情的服务,细致入微地关心照顾老人,用爱托起“最美夕阳红”。她们就是射阳县社会福利院颐养区服务部的护理员。柔肩扛重任,巾帼显担当,她们的爱心赢得社会的赞誉。近日,这个优秀的群体被全国妇联授予“巾帼文明岗”称号。
“我最喜欢小丁姑娘,她细心又体贴!”“对啊,当初她要被调到别的楼层,我们都挺难过的!”3月17日,记者来到射阳县社会福利院颐养区采访,听多位老人说起“丁姑娘”“小丁”,顺嘴的程度不亚于说自己亲生子女。
老人们口中的“小丁”,正是颐养区护理员丁正玲。她从23岁走上岗位,已在这里待了七个年头。“颐养区的老人年龄集中在70至90岁之间,我们的主要工作就是陪伴老人、整理内务等。”说话间,她麻利地收拾完老人房间里的被褥。“陪伴老人”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负担不轻。不仅要经常跟他们聊天,还要跟老人的子女沟通,无论是老人的心理健康、一日三餐、身体状况,还是习惯喜好、大小事务,丁正玲都一一用心记录下来。从早晨8点到次日早晨8点,打开水、收拾房间、打扫卫生、洗晒衣服,24小时不间断地照料,不管多么琐碎的工作她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在老人心目中,她是生活助手,也是健康顾问,更是贴心的家人……在颐养区服务部,像“小丁”这样经过系统培训,拥有高级护理证的“娘子军”就有13名。她们用爱心和细心,精心呵护着居住在颐养区的80多位老人。
和煦的春风吹拂起窗帘,温暖的阳光照进窗子,每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房间里都罩着一层柔和的光。在这里,有家电齐全的房间,有功能齐备的活动室,有配搭得宜的一日三餐,有直达康复医院的“生命通道”,有一群视老人为亲人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入住不同房间的老人们,脸上都挂着笑容,轻声诉说着惬意和温馨。
“还记得那是1949年4月21日夜里,我们百万雄师过大江,走的是江阴口子。那时候江水很急,许多不熟悉水性的战士是因为落水牺牲的……”已经入住三年多的94岁老党员孙步林常常会想起“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场景,总是一遍一遍和陪伴他的护理员小王讲起当年的故事。小王总是面带微笑认真听着,还不时提出问题与老人互动。
孙步林原籍海门,后随子女移居到射阳。因为年事渐高,在跟子女们认真商量后,他入住县社会福利院颐养区。回想当年的军旅生涯,老人感慨万千:“那时候生活真的很艰苦啊!现在不一样了,能住上这样的房子,有这么好的条件,还有这么多的孩子陪着我们,真的相当知足了!”
对待住进福利院的老人,特别是那些体弱多病、性格孤僻的老人,颐养区服务部的员工们用贴心的服务给予他们温馨晚年,用柔弱的肩膀为他们撑起一片绚丽的“夕阳红”。
去年8月份“上岗”的护理员戴霞利,在上班没多久就遇到了“难题”。有一天,她在戴奶奶女儿的协助下帮忙收拾屋子时扔掉了一些老人平时用不到的旧东西,被老人知道后好一通训斥。虽心生委屈,但戴霞利始终耐着性子,悄悄拭着眼泪。等老人骂完后,她却又面带微笑,帮老人捶背舒气,耐心地向老人解释,终于得到老人的谅解,同时也获得老人的信任。如今老人的儿女都称呼戴霞利为“小姑”,说有她的照顾“非常放心”。
双目失明的陈奶奶,之前一直对护理员们冷言冷语。一次,她因为受凉腹泻,弄得衣服和卫生间一片狼藉。护理员韩红梅看见了,二话不说,立刻帮老人洗温水澡,换上干净衣服,安顿老人上床休息。又花了半个多小时,把卫生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等收拾结束后韩红梅走到她床前时,她一把拉着韩红梅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就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住这儿我安心了!”
用亲和力打动老人,用笑容温暖老人,在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射阳县社会福利院颐养区服务部先后获得全国敬老文明号、省级养老示范基地,以及全国和省、市“巾帼文明岗”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