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百舸弄潮 奋辑争先 “狼性团队”擎起“龙王”桂冠的激情超越
2020-06-28 09:13: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记者 班雪凡  

开舟划桨争佳绩,云卷云舒醉日晖。在刚刚落幕的盐城市第三届龙舟赛上,东台龙舟队一路过关斩将,势不可挡,最终18个组别全部挺进决赛,收获8金1银,勇夺赛事积分总冠军,在万众瞩目下捧起沉甸甸的“龙王”桂冠。

本次赛事由盐城市人民政府主办,与东台同台竞技的共有16支代表队伍,比赛分12人龙舟赛和22人龙舟赛两种规模,混合组、男子组、女子组三个组别,100米直道、200米直道、500米直道三大项目。

3天的比赛中,东台龙舟队始终以饱满的劲头在赛道中奋激勃发,战鼓齐擂,吼声震天,面对各路强手,队员们动作整齐划一,节奏连贯统一,在白浪翻飞中演绎着水上“速度与激情”,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技术、战术素养,一次次地率先冲线,博得现场阵阵欢呼。

从第一届的与金牌无缘,到第二届的1金多银,再到本届的8金1银,我市龙舟队取得成功的背后,是一次时间最长、强度最高、难度最大的拼搏过程,是一支“狼性团队”艰苦卓绝的缔造过程。

“从5月15日开始封闭训练一直到比赛结束,每天下水划船至少5个小时,第一天训练完身上就已经全是伤。” 队长戴松回忆说,今年是他第三次参加盐城市龙舟赛,集训一开始,队员们就立即投入到高强度的训练状态中。

龙舟比赛需要队员同时具备毅力、耐力和爆发力,每一个动作不仅自己要做到手脚协调,腰部用力,还要与其他队友保持一致,做到同一个角度入水,同一个角度抬桨,远远看去是一个整体在前进,每一桨都需要用尽“洪荒之力”,每一个人都不能慢下一分。为了在比赛中保持更充沛的体能和耐力,前期的训练队员们都要“超额”完成任务,不仅需要长距离的热身跑步,还要进行多轮下水划船,几轮训练下来,大家手上、臀部上全部磨出了水泡,腰部肌肉酸痛到无法站立,每天睡醒后浑身就像散了架一般。但即使这样,他们仍要以饱满的状态投入到训练中,手上的皮脱了一层又一层,身上的伤已是“泡中泡”,队员却不喊一声累,咬牙坚持。

训练的场地在弶港附近,接连下雨的那几天,那里刚好是全市雨量最大的地方,再加上海边气候多变,队员们只好披着雨衣,在风浪中逆风而行,有人流鼻血,有人感冒发热,有人头晕缺氧,但没有一个人停下休息。“划龙舟要保持左右平衡,缺少一个人都会脱节。”女队长周萍说,女队员的训练强度不比男队员低,反而由于女性身体和生理的原因,她们承受的压力有时比男队员还多, 38天的封闭式训练,女队员们巾帼不让须眉,全程坚持了下来。

今年的龙舟队有60多名队员,他们大多数是我市各校的体育老师,也有部分身体素质出众的学生。队员中有高三学生家长,有初三学生家长,还有正在带小孩的妈妈,年龄最大的已经49岁了。队员王薇薇本是一名音乐老师,教练看到她身型适合划船,邀请她加入到队伍中,王薇薇没有任何推诿,积极配合教练安排,努力学习划船技术动作,中途因为用力过度手臂肌肉拉伤,她只休息了一天就又坚持上船训练。队员陈月霞一边完成着本职工作,一边要参加训练,细心的她还时时不忘关心女队员,知道毛巾在舱板上容易滑,就买来瑜伽垫分剪好发给大家。队员们将集体荣誉感放在最前面,克服种种困难,相互关心、相互鼓励,在艰苦训练的日子里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此次比赛东台市高度重视,不仅提供了比赛用的同型号龙舟,训练地点的选择也贴近实战,并落实专人全程负责龙舟队的疫情防控、训练和生活,同时,聘请原国家龙舟队队员常语华、张旭东担任教练,各校主动克服人手紧张的困难,全力支持队员参训。

为了让队员们全身心地投入训练,为比赛打下坚实基础,市教育局作为牵头负责部门,全力做好了队员的后勤保障工作,事无巨细地照顾着队员们的起居生活。每晚训练完回到住所,必定有一碗热姜茶等着大家,考虑到女队员生理期不方便,特意买来雨裤,让她们做好防护,队员们划好船下来总能听到“辛苦啦”的鼓励声,坐上车就能感受到空调的温度,看到大家用嗓过度,默默地准备好润喉糖……点点滴滴的细节让队员们既感动,又充满力量!

“就像抗击疫情一样,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总能成功的!”周萍说,经历过这样的训练与成就,今后无论再出现什么困难,都会轻松面对。众人划桨开大船,东台龙舟队不仅展现出“强富美高”新东台的良好精神风貌,而且他们团结一致,奋勇向前的精神也将鼓舞更多的人。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