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东台 > 正文
江苏东台:浅谈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2020-06-30 08:56:00  来源:东台日报  作者:溱东镇学校 徐锦根  

宋朝大诗人陆游对他的孩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句话其实指明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孩子课堂得益占三成,课外得益占七成。因此,重视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在课外阅读教学上,就如何推广儿童的阅读工作,做了一些探索,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做法。

家庭——课外阅读的主场

课外阅读,是让学生利用课外的时间去阅读,其主场应该在家庭。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积极配合参与,让家长知道语文不仅仅是教材上的文本,还有广阔的课外阅读。从目前来看,身处农村,大多数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不够。有的家长认为看课外书浪费时间、影响学习,孩子把课本学好就行,没必要让孩子大量阅读;有的家长认为,教孩子读书是学校教师的事情,怎么转嫁于家长呢?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长大了,自然会对阅读感兴趣,任由孩子去读书,缺乏监督。针对这些情况,笔者告诉家长:想写万卷书,先读万卷书。以后的期末测试是把课外阅读纳入到考试之中,尤其是高考改革,对阅读量是有要求的。虽然这是从功利的角度来让家长认识到阅读带来的直接好处,但是这种简单直接的方法能让家长支持孩子们进行广泛的阅读。当然,仅仅支持是不够的,家长还要学会引导孩子读书。

1、自由阅读

我们要把阅读选择权交给孩子,尽量为孩子提供轻松自由的环境,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纸质书籍、电子读物。

2、亲子共读

阅读只是输入,要想阅读有效地输出,家长必须跟孩子共读。家长和孩子就一本书的内容进行猜测、讨论、感悟,不仅能帮助孩子读进去、悟出来,还可以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3、多种形式读

孩子们阅读的时间不能只限制在家里和学校里。笔者希望家长每周要做一些事情:和孩子逛书店,在书店看看书;在不影响视力的情况下,看看电子读物。家长给孩子选择书的同时也要为自己选择书。在阅读完一章后,家长和孩子交流阅读内容和读后感受。

学校——课外阅读的沙龙

沙龙,原指法国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他们志趣相投,汇聚一堂,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促膝交谈,无拘无束。笔者引进这种形式,让班级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沙龙。

1、 建立班级“图书银行”。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学生个人的藏书量跟不上学生的阅读需求。为了更快地让学生读到新书、好书,我们建立了“班级图书银行”,享受存“2本”看“10本”(只要存两本,就可以看十本书),聘请两名学生做“行长”,6名学生做银行记录员,为每位学生开户(建立存支图书银行卡)。图书银行的建立,有效地拓宽了学生阅读的渠道,实现了好书共享。

2、搭建交流平台

对课外必读书目,教师上好课前阅读、读中交流、读后汇报课。读前交流,可以利用书的封面、内容介绍或者剧情透露的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让读过的学生用“新书推荐”的方法来介绍新书,这样学生未读新书,趣味已经产生。读中交流,就是对内容或者写法,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不仅让学生交流,还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比如做读书笔记,画出活用修辞的语句,写批注等。读后汇报,是读过之后,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侧重从分析人物、写作方法、揭示道理等方面来交流,让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有了新的高度。

责编:盐城东台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