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份炒肉丝,再来碗米饭。”1月14日中午,记者见到灰头灰脸的赵明,忙活了半天的他给自己加了个餐。最近盐射高速建设工期紧,工作任务重,体力消耗大,得吃点好的,补充体力。
赵明是盐射高速二标段运棉河大桥项目的一名普通工人。2019年,他从老家宿迁来到盐射高速工地,成为盐射高速建设者中的一员。赵明深知该条高速建设的意义,拿出十二分的认真劲投入到工作中。为全力以赴推进大桥主体部分桩基的建设工作,每天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要忙到晚上5点。
虽然离家不算太远,但是他也没有多少回家的机会。“来了这里后,还没有回过几次家,大部分时间都在工地上。”赵明说,“说不想家是假的。不过在这里也挺方便的,附近有小超市,离县城也很近。想家了随时可以打电话或视频聊天。”
在记者身旁不远的地方忙碌的另一个外地人叫王加军,江西人,是二标段的总工程师。自从去年5月中旬来到这里,至今没有回去一趟。他是该项目的总工程师,工作时需要精神高度集中,因此,每天晚上他和工友们都早早上床睡觉,养足精神以便第二天继续作业。
“目前,桥梁工程的桩基工程完成约占总数的30%,软土地基处理、十字工程法与预应力管桩完成大概40%。我们盐射二标段预计2021年1月底完成项目合同内容。”谈起工作,王加军如数家珍。当记者问起春节是否回家时,他笑了笑说:“这里有不少的外地人,春节需要值守,就让他们先回家吧,我来留下值班。”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加军有一个5岁的孩子,春节也想回家,可工作不允许。尽管不能回去,但是妻子的建议让他着实兴奋了一宿。“我妻子说要带着孩子来这里过年。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过一个‘射阳年’了,感受一下射阳的人情风俗。”说完,王加军幸福地笑了。
在盐射高速建设现场,还有其他众多像王加军、赵明一样的技术管理人员和一线工人,他们坚持奋战在一线,把射阳当家乡,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为盐射高速早日建成通车贡献自己的力量。“等这条高速路通车后,我会再来一趟。”王加军微笑着说,“到时还要带上孩子,指给他们看,这个地方、这座桥、这个桥墩都有我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