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爹爹,您的血压有点高,要少吃油腻食品,增加运动量!”4月19日下午,在射阳县海河镇塘洼村“江苏好人”陈必胜的家中,村卫生室医生陈云飞一边告知他体检结果,一边提醒注意事项。与此同时,一同前来的八九名志愿者为陈必胜家前屋后打扫卫生、清除杂草、整理物品,还陪同他夫妻俩聊天。得知三夏到来时他家十亩农田收种可能缺乏人手时,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正银表示到时将组织镇村志愿者上门帮忙。
近几年来,海河镇“好人”辈出,成为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一道亮丽的“名片”。条海村退休教师李余礼拿出毕生积蓄20多万元创办校外辅导站,12年义务辅导800多名留守儿童,被评为“中国好人”。塘洼村伤残退伍军人陈必胜35年照顾2名残疾人,拿出省吃俭用的10万元帮助邻近村组的贫困群众;阜余邮政支局职工封殿龙20年如一日奔波在乡间邮路上,他们被评为“江苏好人”。该镇党委政府对多行善举的好人进行广泛宣传,倡导全镇广大干群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在生产生活等多方面给予人文关怀,让好人有好报,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
宣传好人,让好人获得成就感。积极开展最美海河人、最美射阳人申报评选活动,镇村公示栏制作张贴友爱射阳鹤乡榜,图文并茂宣传他们的事迹,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政府微信公众号等主流媒体专题宣传他们的善举。
帮扶好人,让好人获得幸福感。今年春节期间,县镇领导上门给李余礼家属和陈必胜分别送上慰问金6000元、4000元。镇村文明实践所站制订服务“好人”计划,定期上门为“好人”开展免费体检、心理慰藉、整理环境等服务。
争当好人,让好人精神再传播。李余礼去年去世后,镇关工委、海河小学组织10多老干部、年轻教师接过爱心“接力棒”,加入到李余礼校外辅导站,坚持双休日给孩子讲红色故事,开设文化补习、音体美素质教育课,挖掘留守儿童们潜在才能,让奉献、友爱、互助的“好人精神”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