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期苗是去年秋天育的,已经移栽了240亩左右。第二期苗一共110亩,大概还有十几天就能移栽了!”4月17日下午,在射阳县兴桥镇跃中村的韭黄种植基地,该基地负责人、盐城升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升国向记者介绍道。
王升国的身后,宽敞的温室大棚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大棚内新引进的特色种植作物——韭黄已经成片移栽成功,工人们正忙着平整大棚外的土地,为第二期的移栽做准备。据他介绍,该种植基地为盐城升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用于大面积培育、种植韭黄,目前种植面积约450亩。这也是兴桥镇今年重点打造的特色农业品牌,随后还将流转1600亩周边土地,扩大韭黄的种植规模。
韭黄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韭菜经软化栽培变黄的产品,生产隔绝光线,完全在阴暗的环境中生长,因无阳光供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叶绿素,就会变成黄色。韭黄种植不易,如此大规模的种植在兴桥当地更是罕见。那么如何保障它正常生长?“我们到8月份左右会对韭黄进行套模。套模后,半个月韭黄就能收获,可以销往周边的上海、宁波、南京、青岛等地的大型批发市场。”王升国慢慢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介绍起种植经过,“去年我在贵阳考察规模化种植,发现因为南方的气候和土壤的原因,非常适宜栽种韭黄,韭黄的收益也相当高。我当时就在琢磨,家乡的气候和南方有些相似,是不是也可以种植?后来邀请了‘土专家’进行一系列的尝试,终于成功了!”经过无数次反复尝试,王升国的韭黄种植迅速发展到如今的规模。他给记者算起了一笔账,如此大批量地种植,今年年底就能发展到3000亩以上。种植的韭黄分两茬和三茬两种,每亩地的产量最高可达8000斤。如果周边村民一同种植,公司可以1.5元一斤的价格包回收,去掉成本,亩净收益约1万元。
致富不忘乡邻,为带动周边的群众增加收入,韭黄种植基地内雇佣的员工均为本地人,种植高峰期时用工约200人,日均收入为150元。“我们希望以种植基地为平台,让因为疫情无法外出务工的人员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有固定收入!也希望以帮扶的形式带动群众一起种植韭黄,走上致富之路!”兴桥镇跃中村主任王俊义畅想未来的发展,颇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