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余热更生辉。这是射阳县长荡镇宏才社区居委会广大干群对老党员董志林的赞语。董志林自退休后,被居委会聘为红色文化宣讲员,他积极收集烈士资料,创作快板新作《话说烈士倪宏才》,在全镇各村(居)巡回演出。董志林退而不休,是出了名的矛盾纠纷调解员。他还是居民事务勤务员,别人不愿意干的事情他抢着干,且干得有声有色,被大家称为不知疲倦的“老黄牛”。
收集烈士资料搞创作
“我们宏才社区居委会是以烈士倪宏才名字命名的。1943年夏季,为了让后方安全转移公粮和伤病员,倪宏才牺牲了。牺牲的时候,他的手还紧紧抓住枪,拔都拔下来。”6月28下午,董志林在宏才社区居委会活动室内给留守儿童讲倪宏才烈士的故事。讲到动情处,他拿起快板边打边说自己创作的快板新作《话说烈士倪宏才》。
董志林今年71岁,1971年参军,1973年入党,1976年3月退伍还乡后,一直担任农村基层干部。上世纪80年代初,董志林所在的宏才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县表彰为先进党支部,退休后他被聘为红色文化宣讲员。宏才社区居委会是红色文化传承基地,也是我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常有外地单位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为了收集更多资料,他多次到倪宏才烈士的故乡——兴桥镇万隆村(原金星村)走访。
“有疑问我就想弄清楚,要不然睡不着觉。”2015年夏天,为了解开倪宏才烈士生前的几个谜团,董志林冒雨赶到3公里外的邻村探望倪宏才烈士的胞妹,向这位年过九旬的老人现场求证。董志林说,他把收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整理后,编写成宣讲稿,并创作快板书。
主动调解邻里各种矛盾
在农村,会有一些家庭矛盾、邻里矛盾,“和事佬”董志林总能化干戈为玉帛。2017年秋天,几户居民想自费架一座桥,筑一段水泥路,方便自家的小轿车进出。但有一农户不同意拆猪圈,导致自费建桥这件事一拖再拖,大家不得不求助于董志林。“老董3次登门,跟我讲了好多道理,我如果再不同意拆猪圈的话,就有点不近人情了。”该农户表示,他主动拆掉了猪圈,并自愿加入修路、建桥的队伍中。
“非常感谢董爹爹,解决了我老母亲赡养问题,让我安心在外打工。”居民小吴告诉笔者,他家有姐弟4人,老母亲年近八旬,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妻子身体差,他需要辞工回家和妻子一起照顾老母亲。正当他为难之际,董志林主动出面,劝导他3个姐姐共同赡养老母亲。现在,老人轮流住在4个儿女家,由于照顾得当,老人的病情缓解了不少。
在当地,董志林的威望极高,不管什么样的矛盾,他都能积极去化解。袁某和陈某是一对妯娌,更是“冤家对头”,见面就吵。2016年春节,经过董志林等老同志的调解后,矛盾化解了,隔阂消除了,妯娌相处和谐,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棘手的事情抢着干
2007年,宏才社区居委会想聘请一位群众认可、德高望重的同志负责关工委工作,居民们第一个想到了董志林。董志林上任的第一个暑假,顶着烈日逐户走访留守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详细记录下来。2015年夏天,董志林走访完留守儿童,在回家的路上遭遇雷阵雨。回到家他被淋成了“落汤鸡”,但记录留守儿童情况的笔记本却用塑料袋裹得好好的,一点没受潮。
近年来,宏才社区居委会老年协会、扶贫协会工作,他都抢着干,而且干得有声有色,在全镇各村(居)每年考核中都名列前茅。
今年初,因田里肥沃程度不一,农户收入差距不小,部分农户抵触情绪大,平整土地工作一度无法开展。“像这样棘手的问题也只有老董才能处理。”就像居民口中说的那样,董志林主动上门宣传平整土地政策,同时和社区居委会干部多次商量决定,划出200亩土地做养殖区,让水产养殖户集中联片养南美白对虾,既整理了土地,又养了虾,大家皆大欢喜。“今年的早期虾卖出了好价钱,董爹爹功不可没啊!”虾塘丰收,养殖户们喜笑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