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这是时代赋予的使命。脱贫攻坚一个不掉队,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围绕这一总目标,射阳县坚持因村制宜、因户施策,突出“聚力助力式扶贫、举力兜底式扶贫、自励治本式扶贫”,强化政策扶持,拓展特色产业,实施有力保障,创新扶贫举措。截至目前,全县21464户41182个建档立卡人口全部脱贫,10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出列,32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脱贫开发工作在全市单项考核中,始终位于前列,书写了一份脱贫攻坚的“射阳答卷”。
精心谋划,政策发力“强引擎”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近年来,射阳县县委、县政府按照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扶贫开发工作当作全县各级党政组织的重大政治任务和首要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最新扶贫政策,定期专题部署脱贫攻坚工作。
县委组织2.02万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持续开展“大走访”活动,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出台《射阳县“十三五”农村扶贫工作规划纲要》《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要点》《关于在省定薄弱村中开展“四位一体”帮扶行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为扶贫开发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和依据。形成以“村增积累、户增收入”为主线,以产业扶贫为引领、多元扶贫为支撑、政府托底扶贫为保障的立体帮扶体系,制度化、信息化、公开化的阳光监管体系,以及县镇村组四级贯通、党员干部与低收入农户“一对一”结对帮扶、会办通报督查考核奖惩“五位一体”的组织推进体系,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和财力支撑。
该县还深化就业政策扶持,以促进建档立卡户劳动力就业增收为目标,创新性开展送就业岗位、送创业政策、送培训服务“三送”活动,实施精准就业。截至目前,全县开展各类技术培训1200人次,组织专场招聘3312人次,公益岗位扶持96人,就业巩固747人。
精准扶贫,产业助力项目“靓”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射阳县依托地方特色,强化产业扶贫,全面实施“一村一项目”集体增收行动和“一村一品”富民增收计划。
海河镇烈士村四季果香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0600亩,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黄桃基地、油桃基地、紫苏基地等业态。“现在家里的田已经全部流转出去,我就在扶贫基地打工,一年可以获得2万元收入。”正在为果树除草的村民宗守琴告诉记者。当前,该村正依托四季果香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全力将该村打造成集红色文化、旅游、观光、采摘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四季果香农业生态产业园的建成,辐射周边几个村,带动了村民就业创业。”烈士村党总支书记万亚洲介绍道。
近年来,该县以江苏射阳大米集团、福千农产品等企业和品牌引领,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带动1.6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分别与全县种粮大户和村集体签订种植优质稻谷20多万亩,引导企业在年生产利润中提取适当比例用于扶贫,全县通过推动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股份化、股份市场化,共实施光伏、绿化、观光旅游等增收项目100个以上。
“十三五”期间,全县15个镇区共实施44个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入8914.9万元,申报扶贫资金7206.6万元,大力发展经济林果、绿色果蔬、生态养殖、优质稻米等主导产业,不断提升产业扶贫能力。截至目前,已实现年收益540万元,累计带动2467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1674户)增收脱贫。
精细推动,保障给力解民忧
住房、医疗、入学是民生热点,更是脱贫攻坚的难点所在。近年来,射阳县持续深化“一全员四托底”“扶贫保险100”等关键措施,大力推动建档立卡户住房保障、疾病就医、子女上学等救助全覆盖。
深秋时节,漫步洋马镇贺东新型社区内,整齐的路灯以及花园护栏、健身器材映入眼帘,平直干净的水泥路直通院户,房前屋后栽植的植被长势喜人。居民严秀贵告诉记者:“原来住在50多平方米的房屋里,如遇逢年过节,一家八口人到家甚至连站的地方都没有。现在的住房面积很大,每个人都有各自房间,而且非常宽敞,真是安居惠民托起我们百姓小康梦。”
近年来,该县突出“安居惠民”,根据“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片区改造、产权责任”原则要求,对全县3889户建档立卡户实施全面危房改造,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改造时限,强化质量跟踪,目前全部完成。为确保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该县对建档立卡户全部实施资助参保,全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实现县域内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各项保障政策纳入“一站式”结算,做到帮扶对象各项补偿资金及时精准兑付。同时,做到教育资助应助尽助,控辍保学成果得到全面巩固。
该县还对义务教育阶段2325名建档立卡学生落实教育资助金,高中阶段351名学生全部免收学费,落实资助金2250万元,对无法正常上学的142名学生全部送教上门,实现资助率、控辍率100%。
精品打造,创新聚力“拔穷根”
走进新坍镇绿色扶贫桃园基地,一排排桃树枝叶茂盛、青翠欲滴,村里的建档立卡户新坍子居委会居民王桂英正在桃园内采摘最后一批“金秋蜜”。2018年,新坍镇集中流转土地1200亩,目前已建成连片500多亩的绿色扶贫桃园基地,去年一期工程从山东省青州市益民果树研究所引进晚熟映霜红冬桃新品种,一上市便俏销市场,亩产值达到2.4万元。
新坍镇绿色扶贫桃园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将由原分配给低收入农户自行栽植的扶贫果苗,进行规模栽植、集中管理、统一销售、提高效益,有效解决了低收入农户因自行分散种植在管理、技术和销售上的难题。同时与全镇2069户低收入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把年净收益的60%分配给低收入农户,为全镇2069户低收入农户打造了一座稳定的“绿色银行”。
全县各镇村在扶贫开发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合德镇采用点穴式发力、精准化扶贫,盘湾镇探索四种模式、实现扶贫攻坚,兴桥镇一项一项落实、一步一步攻坚,临海镇做到“三聚焦”、落实“三个一”,新坍子居委会以电商助推集体经济快发展……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在这一硬仗中,射阳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新时代新的奋斗姿态,扎根基层,创新实干,打造精品,书写精彩的脱贫攻坚“射阳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