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透过淡薄的云层,惬意地洒向人间。
射阳县投资5000万元提升改造的后羿公园内,植物已披上“冬装”,新建的叠水瀑布、足球场、篮球场即将投入使用。早起的市民们或沿着修缮一新的步道徐徐而行,或坐在一旁的木椅上静心赏景……美好的一天,在鸟儿的宛转啼鸣中开启。
文明浸润着一座城市的人文气韵,文明也是城市发展的不懈追求,它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更与居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如果将一座城比作一个家,那么整洁优美的环境则是家庭温馨和睦的关键。自该县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对于环境的变化,群众有目共睹。“以前人只要吃饱穿暖就行,现在日子越过越好,生活也更讲究了!”家住合德镇双龙新邨的居民黄林芳说,现在周边的环境一天比一天好,下楼见景,推门见绿,心情也格外舒畅。整洁的环境换来群众的交口称赞,换来城市更好地发展。
宜居宜业是人居生活环境优美、城市配套功能完善的代名词,彰显的是整座城市的品质。“亿万千百十,皆起于一。”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百姓不仅是最大的受益者,更是创建的主角。
曾经私拉乱接、破败不堪的后街背巷正悄悄“变脸”,那些乱穿马路、占道经营等现象已经消失,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被“绿衣”覆盖,“春风不尽又重生”的违章搭建成为“过去式”……为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该县对照“十没有”“二十有”标准,扎实推进市容市貌、后街背巷、老旧小区、黑臭水体、违法搭建等专项整治行动,倾力打造鑫雅园、鹤韵园、学泽园等群众身边的口袋公园,建设一批美丽街区、美丽社区、美丽庭院。截至目前,已在老城区新增城市绿地1000多公顷,改造提升老旧小区21个,建成公共卫生间105座,安康驿站被省表彰为“最佳环卫驿站”,基本完成小洋河等综合整治,提档更新太阳城街区,实现城市主干道楼宇亮化全覆盖。
“早就看这些小广告不顺眼了,现在终于没了!”昨天上午,条新社区的居民王梅向县城管执法队员夏文涛致谢。王梅说,她家门前有根电线杆,经常贴满各种“野广告”,可她今天打开家门时却发现门前整个巷子“野广告”都被县城管执法人员铲干净了。
后街背巷、老旧小区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更是城市的“里子”,堵塞的“毛细血管”会危害城市健康。已有近30年历史的庆南小区是首批进行改造的老旧小区之一。如今改变了原有的破旧面貌,道路宽敞、绿树成荫,还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社区生活丰富多彩。从2012年至2019年,该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宗旨,按照“先急后缓、稳步推进”的原则,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建筑物破损、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以及管理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使老旧小区居住品质得到改善,共实施庆南小区、南苑小区、东园小区、双龙小区、金泽苑等14个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程,总投资3000多万元。“今年,我们又投入3000多万元,重点实施化肥厂家属区、人民路公房家属区、教师楼和侨谊家属区、红旗二村家属区、振阳公寓西区、申阳小区等6个项目10个老旧小区改造,改造后将大幅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县住建局局长陶晓林介绍说。
民以食为天。小小的“菜篮子”里装着关乎百姓一日三餐的“大民生”。占地面积8亩、建筑面积8100平方米的海都路农贸市场是一家“智慧菜场”,更是全县率先建成“农+超”星级样板菜场,环境整洁、价格实惠,整齐地划分蔬菜区、肉类区、禽蛋区等多个区域,每天还有专人定时对原材料进行检测,既有效保证菜品质量,又可以解决东都·天润、清华园、奥体新城等小区居民买菜难问题。
小小的农贸市场,一头牵着群众的一日三餐,一头体现着政府部门科学化治理的水平,更彰显着城市的文明程度。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该县不断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进海都路、双拥南路等农贸市场的更新换代,让它们既充满“人间烟火气”,更有与时俱进的“科技范”;重点打造的安徒生“太阳花书房”“恒隆书房”“集屋书房”等三个城市阅读新空间投入使用,让居民充分享受到读书的快乐;积极整合资源,新建的18片社会足球场全部对外开放,实现“在家门口就能踢足球”。如今,“5分钟便民生活圈”“10分钟体育健身圈”“15分钟社区服务圈”逐渐形成,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郁郁葱葱的道旁树木、井然有序的商场超市……有人说,城市发展的归宿是让更多的人诗意地栖居。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不断深入,行走在县城的大街小巷,天蓝水绿、人和景美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