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村企联建“联”上小康路
2020-11-24 08:39: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王明月 罗凯峰  

  11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射阳县四明镇通洋港居委会的大米加工项目建设现场,只见运料车来往穿梭,几幢建筑已见雏形;不远处,吊塔挥动巨臂,搅拌机高速运转,工人师傅们紧张忙碌……“项目于今年9月份开工建设,现在已完成桩基工程,9栋厂房中有5栋出正负零,预计12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明年6月底竣工投产。”江苏时和年丰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学凯告诉记者。

  该项目是江苏时和年丰食品有限公司和通洋港居委会结对共建项目,计划总投资1.7亿元,占地面积75.8亩。投产后,可形成集粮食收购、食品加工、线上线下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可年产1.6亿只蛋挞、1300万只披萨、1000万只可颂、500万只米豆腐、400万只炸糕即食食品及20万吨精制大米等产品。

  村居联建,让企业的原料、土地、人力等问题都得到了有效解决。“土地大部分由居委会提供,原料方面就更不用担心了,村居产出的农产品都会优先供给我们,质量和数量都有保障。正式投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1.4亿元、利税1300万元。”张学凯笑着说。

  近年来,通洋港居委会以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为契机,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我们出土地,他们出资金,年底我们可以直接参加分红,这笔钱可以用在村居基础设施建设上。”通洋港居委会党总支书记徐宝奎对记者说,“过去大家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大米加工项目建起来,大家过去帮忙,一天就可以挣150元。建成后,公司会优先录用本地居民,加上土地流转和农产品收入,农户一年收入五六万元不成问题。”

  村企联建,双向共赢,拓宽了企业经营渠道,拉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也让更多的贫困居民从中受益。“以前,我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多少钱。现在在家门口工作,不仅收入稳定,还能照顾家人,村企联建让我们真正走上了致富路。”居民唐明江满怀期待。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