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疑虑被消除,一个个顽石被搬开,一个个奇迹在创造……
时隔10年,在2019年度全县综合考核总结表彰会上,射阳县兴桥镇获得综合先进奖,2020年再次蝉联综合先进;
时隔10年,去年8月26日,全县工业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在兴桥镇举行,总投资11亿元的春蕾麦芽30万吨塔式生产线暨热电联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省单体规模最大的麦芽生产企业;总投资2.4亿元的博环环保设备项目将打造全国最大刮板机生产基地。
是什么让兴桥镇跑出发展“加速度”的?“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比状态拼干劲,比担当拼服务,比实绩拼位次,比效能拼作风,为激情争先提供动力。”该镇党委书记路红升语气坚定。
方向对了,再远的路途也能到达。
思想变革由上至下鼓劲加压为“第一要务”
认清现状是一种自信,敢于改变现状是一种担当。
两年前的8月10日,该镇召开了由15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的“作风建设推进会”,当党委主要负责人细说党员干部“四风”存在的问题时,台下对号入座,如坐针毡;当客观分析存在发展差距时,台下压力千钧,自我的感觉良好荡然无存;当确定一年打基础、两年进位次、三年争先进目标定位时,台下信心满怀,但不乏疑虑眼神。
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会绽放什么样的精彩。紧扣“思想变革、改革创新”这一主线,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依托华中工委纪念馆、县党性教育基地,对党员干部开展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使“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开展“我为兴桥招商做什么”“担当作为、实干争先”等主题交流,征集各类调研文章128篇,为决策提供依据;举办“兴桥是我家,发展靠大家”等主题演讲比赛,激发党员干事创业激情;开展“每月一讲”活动,邀请各类专家,对全镇党员干部开展1800人次招商引资、现代农业等培训教育,用述学、评学、考学检验学习成果,党员干部的思想在持续学习中得以解放,思路在灵感碰撞中逐步清晰。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
该镇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系列活动,建立健全干部量化积分考评体系,实现干部“一人一档”积分管理。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去年累计问责党组织负责人11人次,诫勉谈话、谈话提醒75人次,党纪处分25人次。去沉疴于自我革命,除痼疾于改革创新,全镇党风焕然一新,带动民风向上向善,共同推动社会风气健康发展。
跳出了思想观念的禁锢,打开了后发再起的局面。2019年年底,兴桥各个方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深刻变化,时隔10年,再次夺得全县综合考核奖。
作风转变由表及里 和谐共享成“第一追求”
经济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民生的“欠账”;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缺失,势必出现有些党员干部不守“规矩”,老百姓对此有诸多的不满和怨言,个人上访、非法集访“按下葫芦浮起瓢”。
不可倾诉、不被倾听、不能解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建立党员干部“1+10”联系服务机制,推进大排查、大走访、大调研与社会治理等“多网合一”,呈现出“走村不落户、村村见干部”的景象,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灵倾听民声,看到的是实景、听到的是实话。原老兽医颜中济,现患病失去劳动能力,多次到市县信访,要求落实退休待遇。经确认,他从事兽医服务工作多年,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按照相关政策,每月给予330元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民政部门每年照顾1500元。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就能和群众心连心。去年,全镇信访量同比下降42%。
整好“里子”,才能撑出“面子”。夯实基础是化解问题的关键。该镇开展“无访无诉镇村”创建,推动村级债务化解,2020年村级债务化解实绩列全县第一;修订出台17项内部管理制度,坚持“日督查、周总结、月通报”,全力整治作风顽疾;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检视查摆各类问题110多个,全部整改到位。新思维赢得新突破,好作风带来新印象,去年初确定的10大类32项民生实事工程31项按计划实施到位。新拆除农民危旧房899户,占县下达任务的103.3%;按照农房改善2.0版本要求,对11个示范点进行改造提升,津富居获评省第三批特色田园乡村;5个市定经济薄弱村全部摘帽,1492户2679名低收入农民全部脱贫。
每个决策反映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每项工作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桩桩件件,干部接地气、群众舒怨气,党员干部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发展转型由点到面 兴业富民是“第一根本”
创新才能发展,守旧没有出路。只有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迈出改革的大步子,闯出发展的新路子。
发展是破解一切矛盾和问题的“金钥匙”。该镇党委、政府从“不是有没有、而是优不优”的战略思维布局优势产业,围绕装备制造、高端纺织产业,紧盯产业重点环节、聚焦重点企业,瞄准产业集聚区,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五链招商”,去年,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8个、亿元以下项目8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个、亿元以下项目6个,竣工亿元以上项目2个、亿元以下项目4个,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7人,其中创办企业1人,骨干企业全部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初步实现从人力到人才、人才到资本的转变。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西移村党总支牵头流转土地1503亩,成立集体农场,去年村集体收入近200万元。村级集体有“财气”,惠民工作才有“底气”。该村累计投入58万元,新建水泥路、煤灰路4000米、桥梁2座,投入100万元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改扩建,每年用于慰问建档立卡户和困难户的资金达5万余元;党旗举起来,电商动起来,村民富起来,打造“互联网+特色农业”模式,微信商城积极推销村集体及本地区的羊角椒、菊花、蜂产品等农副产品。综合电商创业实现销售额100万元以上,带动就业75人,帮助农民实现增收25万元以上;全镇70%以上耕地实现规模流转,大棚西甜瓜面积超过10000亩,亩均效益达15000元;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3000亩,兴桥甜瓜连续三年获得江苏省果品大赛特等奖,“耕膳园”牌藏香猪肉品牌叫响大江南北,华东地区最大韭黄基地投入运行。
好风凭借力,潮涌万象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已植根该镇广大党员心中,他们正以爱党护党的赤诚心、干事创业的进取心、群众至上的为民心,激情书写兴桥“进位争先,跨越赶超”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