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盐城 > 射阳 > 正文
射阳县海河西葫芦“长”成富民强产业
2021-03-02 07:54:00  来源:射阳日报  作者:王峻杰 李凤启  

  进入二月份以来,射阳县海河镇万亩有机果蔬园内,每天有上百名群众忙于西葫芦的采摘、分拣、包装、称重、装车,有20万斤的西葫芦运到上海、无锡等农产品交易市场批发销售。通过10多年的发展壮大,海河西葫芦已成为该镇富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

  示范带动和政策驱动推动大棚西葫芦规模种植。2008年起,多个种植大户在六份居委会发展“山东寿光式”温室大棚种植西葫芦,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镇村居通过现身说法、参观现场、制定激励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系列政策,因势利导,解放大家的思想,激发了广大群众种植西葫芦的热情。镇农技中心与科研部门联手开展送技术上门,建立经纪人队伍、市场销售行情网络,确保西葫芦产得出、卖得掉。目前万亩有机果蔬园内西葫芦核心种植面积达1万亩,年产西葫芦6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

  打造品牌拓展销售市场。基地生产的西葫芦果实呈现圆筒形,果型整齐一致,外观呈鲜绿色,肉色白中带黄,口感脆嫩,皮薄、肉厚汁多,可荤可素,可菜可馅,富含多种营养成分。食用放心蔬菜是广大消费者的强烈要求,园区通过安装农业智能监控系统,建立APP平台,并与省市质量监督部门联网做到实时监控,让管理者和群众全程观看到西葫芦栽种、田间管理和生产全过程。扫描包装盒上的二维码,西葫芦产品的生产、管理、质监等环节的记录一目了然。为让西葫芦成为市场知名客,海河镇政府积极开展地理标识“海河西葫芦”申报注册工作,以镇国有公司射阳县鹤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实行“园区规划、品种布局、技术指导、病虫防治、市场营销”的“五统一”。突出绿色、生态生产技术应用,成功注册“鹤宇”牌西葫芦商标,打造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基地和3个农产品放心吃企业。2018年6月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证,实施无公害的标准流程,生产的西葫芦符合绿色食品A级标准,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识绿色食品标志。

  西葫芦种植成为脱贫攻坚强产业。按照“产业融合、功能升级、形象提升”的要求,该镇2017年在阜中村建立“一户一棚”精准扶贫农技孵化基地,狠抓农业结构调整,激发高效农业发展新动能,总投资600万元,占地135亩,由市帮扶工作队投入帮扶资金140万元,通过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镇财政投入260万元,建设苏式日光温室大棚98座,基地主要面向全镇建档立卡户,重点帮扶低收入农户。基地建成以来,对一部分有劳力、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的“一有三缺”低收入农户实行定向专一的造血式扶贫,每棚每年获纯效益3万元左右。整个孵化基地接纳长期低收入农户50多户,短期劳动力150多人次,实现经营性收入200多万元,实现贫困人口年工资性收入1.2万元/人。基地辐射带动60多户低收入农户自扩建了197座大棚,吸纳310名贫困人口到基地务工,务工人员年收入逾万。

  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园区配合县政府组织了35吨西葫芦驰援武汉疫区。针对其他南方市场的需求,园区协同农技中心、人力中心等部门,把技术、信息和服务第一时间送到种植户手中,指导生产和管理,组织100多名劳动力抢摘成熟的产品,保障供应上海的市场销售,确保每天供应量10吨以上。

责编:盐城射阳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