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4寸的修脚刀,是宝应西安丰镇54岁村民邓延春不离身的工具。已从事34年修脚服务的邓延春,从1992年开始,跑遍西安丰镇及周边乡镇20多个村,为敬老院老人、村里留守老人修脚,成了当地老人心中的贴心人。
他是老人口中的“二明”
今年54岁的邓延春,是西安丰镇本地人,乳名叫“二明”。老人们都记不得他的大名,习惯叫他乳名。
“我父亲干了一辈子修脚,我的手艺是跟着父亲学的。”邓延春说,高中没上完,他就想着出去寻找工作。当时,父亲对他说,可以学修脚,这门手艺掌握了,能够养活自己一辈子。
于是,邓延春跟父亲做学徒,大约学了一年,邓延春就“单飞”了,开始在附近浴室从事修脚服务,时间一久,回头客也多了起来。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外出打工回来的顾客在修脚时提到,自己年迈的父亲畸形的趾甲嵌肉中疼得不敢走路,想修脚都找不到人。”邓延春说,听顾客这么说,他提出上门看看,帮老人修好了趾甲。
宝应外出打工的人多,尤其是农村,家中多是老人坚守,他就想着空闲时帮帮这些老人。
不要钱曾被误以为是骗子
家住钱沟村的黄大爷,今年78岁了,15年前脚疼得厉害,由于子女不在身边,平时走路都有些疼,下地干活也很费劲。
邓延春得知这个情况,就定期去给老人修脚按摩。
“对老人来说,脚不利索是件很大的事,对懂修脚的师傅来说,几次修修,就解决了。” 邓延春说。
每次给黄大爷修完脚,邓延春都帮着黄大爷清扫掉在地上的趾甲和老茧,倒掉盆子里的洗脚水。黄大爷经常夸他:“15年来,多亏了他。”
“给他钱,他不要,每次我盼着他来,来了心里又过意不去。”黄大爷说。
西安丰镇崔渡村李老太,患有灰指甲。邓延春从其他老人那里听说后,主动上门服务。
“2000年,邓延春第一次去时,老太以为来了骗子。” 邻居徐香说,邓延春服务完后,李老太给钱也不要,还有这好事?李老太当时还觉得邓延春另有所图,借着修脚偷东西?
后来,邓延春又去了几次,李老太才确定邓延春是真心为她服务。“时间长了,我把他当成了‘干儿子’。”李老太说,脚疼时,她就会和邻居唠叨“干儿子”咋不来呢。
崔渡村离镇有七八里远。有一次,邓延春骑着电动车去李老太家,途中遇到下雨,因路面颠簸,加上路滑,他连人带车摔倒在地。邓延春捡起滚落在地上的工具,又骑上电动车,赶往李老太家。看到浑身湿漉漉的邓延春,李老太眼泪都流了下来。
也从服务老人中得到了很多
“农村留守老人多。”邓延春说,脚病折磨得有些老人十分痛苦,有的甚至都走不了路,自己凭着手艺可以减少老人的痛楚,还能陪着聊聊天解闷,这样的上门义务服务很值得。
“最长的20年左右,短的也才去了几次,有些老人去世了,又有新的老人需要。”邓延春称,28年来,他也记不清服务了多少位老人,有时去一个村子,其他老人听说后,会赶至他正修脚的老人家中,让他帮修修。
“浴室一年开三四个月,其余的时间,我就走街串户上门修脚。”邓延春说,28年来,自己在西安丰镇和邻镇20多个村常年转悠,遇到留守老人就义务修脚,途中遇到生意也顺带做做。
在邓延春看来,自己义务服务留守老人得到的回报也不少,热情的老人有时还会帮自己介绍生意,打工回来的中青年修脚也多会介绍给他。有时,遇到家境殷实非要给钱的老人,他也只是象征性收一点,不忍老人追着他塞钱。
“镇上浴室呆几个月,剩下的时间,基本去敬老院志愿服务,我会继续服务好留守老人。”邓延春说。 梁永富 孟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