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元宵节为援鄂医务人员送花灯
2021-02-24 10:50:00  来源:扬州网  

“元宵节陈氏花灯免费送,感恩援鄂白衣英雄。”昨天,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灯彩的传承人陈志康,在朋友圈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本月26日,也就是元宵节当天,援鄂医务人员可以凭借本人身份证、援鄂证书到京华城大厅免费领取一盏花灯。

“我送他们一盏花灯,只是一点小小的心意。”陈志康说:“我这里的花灯,他们挑中哪盏就送哪盏。”

传承“非遗”近30年 灯彩艺术与时俱进

陈志康从事扬州灯彩,有近30年的时间了。他出生于篾匠世家,以前传统的元宵节兔子灯,就是用篾条扎成的。他没想到,他的这项扎花灯手艺,成为了省级“非遗”项目。

近30年的从业经历,让陈志康对扬州灯彩艺术有着自己的理解。扬州灯彩,分为观赏、娱乐、象征、实用等几大类。以前举办灯会时,那些形象高大、造型多变的灯彩,主要是由厂家制作的。而陈志康制作的灯彩,还是以娱乐为主。元宵佳节,手持一盏手工扎的花灯,给节日增添浓浓的氛围。

扎了很多年的灯,无论是造型还是用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用陈志康的话来说,扬州灯彩已经是“非遗”了,那么在传承的基础上,一定要有创新。以前的灯,都是篾条扎成框架,外面糊纸,容易破损。现在的灯,框架都是铁丝扭成的,外面以布料为主。不少的布料,都是特制的,大红的,上面印有喜庆图案的,从用料上,就能看出喜气洋洋的感觉来。

而在造型上,陈志康更是用尽心思。以前的灯,都是以兔子灯为主,现在他根据每年的生肖,设计出了不少造型来。比如今年是牛年,他就设计了多种牛型灯,如老黄牛、拓荒牛、小奶牛等。还有一款红色的牛灯,牛身上有着“1949”的字样,这是他的原创。“1949年是牛年,也是新中国成立的年份,我用这盏牛灯来纪念。”陈志康说,有的朋友家中有高考生,他就扎了一盏牛身上有“985”字样的灯,预祝高考生考出好成绩。“送过去后,人家开心极了。”

一年扎出七八千盏灯 手艺面临后继无人的状况

陈志康最不喜欢的,就是别人把他的灯和其他地方所卖的灯放在一起比较。“我的灯,都是我自己亲手扎出来的,除了我这里,别处都没有。”

扎灯,其实是一门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手艺。因为一年的销售旺季,也就是元宵节前个把月的时间,忙碌了一年,销售一个月,遇到去年疫情比较紧张的时候,就会给生意带来很大的影响。陈志康感慨这门手艺正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状况,“扎灯要耐得住寂寞,现在年轻人很少有这样的定力了。”

此外,扎灯也是一项很苦的活。陈志康摊开双手,都是厚厚的老茧。“我家的指纹锁,我是开不了的,因为我指纹早就磨没了。”陈志康说,“每盏花灯的铁丝,都要在手上缠绕多遍才能定型。”今年的花灯,生意还算不错。过了正月十八,陈志康就要开始设计构思虎年的花灯了。“我一年到头,可以做七八千盏花灯,等到来年元宵节时,看到别人拎着我做的花灯,我觉得满心欢喜”。 记者 王鑫

责编:唐凯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