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城市客厅”管理这样细化“颗粒度”
2024-05-23 09:27:00  来源:扬州日报  

雨后天晴,行驶在高铁扬州东站附近的主干道曙光路上,不见从绿化带冲刷到道路上的泥水,只见美观又整洁的路面。本月初,市城市管理局初选80条深度保洁一级道路并计划打造8个“城市客厅”,曙光路及不远处的扬州东站就在名单之中。近日,记者走访这座“城市客厅”,行走在扬州首条“海绵大道”、漫步在绿意盎然的公共开放空间,试着发现它们背后的“治理密码”。

雨后不见积水,这就是“海绵大道”。曙光路作为扬州首条“海绵大道”,其中分绿化带高低起伏不平,并铺有大小不一的卵石,低洼处为旱溪,下雨时蓄水,慢慢渗透到地下。“曙光路竣工通车后,我们通过日常的管家式一体化管理,进行绿化精细化养护,确保其稳定长效发挥‘海绵’功能。”新城城管办环卫管理处相关负责人指着路两侧的行道树告诉记者,这是2022年通过“问诊复壮”工程栽种的耐水性强的水杉,树下改为种植宿根花卉,减少营养竞争,在保证行道树根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同时,丰富下层景观效果。

“绿化养护土壤下沉几厘米,也是污水流不到道路上的关键。”该负责人说,他们近期对曙光路(文昌东路—328国道段)进行绿化提升,对绿化带边缘进行了切边下沉,同时下方进行透水性改造,在保证泥水不外溢的同时,更好地疏导雨污水,实现“晴天无扬土、雨天无泥水”。

城市是一个复杂有机体,“城市客厅”是城市形象的“门面”。从高处俯瞰,曙光路及周边的城市路网整洁美观,路网间点缀的绿地空间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休闲漫步。近年来,生态科技新城通过“城市管家”一体化作业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营造更加清爽洁净亮丽的城市公共环境。而不断提升的公共环境,也让市民更加爱惜,自发加入到保护环境的队伍中来,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北有高铁站,南有328国道,“两头兼顾”的曙光路过往车辆多,清洁压力大。“我们采取‘纵向到边、横向到底、包干责任、统筹实施’的管理模式,提高深度保洁作业标准,以‘人机结合’作业模式提升保洁水平。”新城城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新城目前一级、二级、三级道路全部按照“保洁后每平方米积尘负荷重点区域内分别不超过1、2、3克”的标准进行深度保洁。

以“克”为单位的积尘负荷标准,体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细化的“颗粒度”。采访过程中,记者恰遇保洁作业,只见“人机”配合下,基本是“车过路净”,十分高效。

“我们自2020年12月开始实行全域物业管理模式,随后升级为‘城市管家’模式,道路保洁、绿化养护、公园管理等全部纳入物业管理范畴。”新城城管办主要负责人表示,要用好“绣花功夫”,体现“城市客厅”的高品质,努力实现市容美、秩序美、设施美、生态美、人文美。

在曙光路示范段基础上,生态科技新城将统筹推进城市社会化、精细化、智慧化、标准化管理,计划通过3年努力,实现全域示范。记者 露莎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