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静) 12月5日是第39个国际志愿者日。昨天下午,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聚焦群众需求提供便民志愿服务和专业社工服务,为创造美好生活贡献志愿力量,市委社会工作部、共青团扬州市委员会等部门在中国大运河原点公园举行“贡献志愿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扬州市2024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活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耀武出席活动并讲话。
为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把温暖关怀做到新就业群体心坎上,市委社会工作部指导各地成立暖“新”爱“骑”志愿服务队,实现志愿服务力量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共同构建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的社会氛围。活动现场为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江都区、邗江区、广陵区、经开区、景区、生态科技新城的暖“新”爱“骑”志愿服务队授旗。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建立健全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志愿服务阵地体系。2024年,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关爱健康”医疗志愿者扬州培训基地等“国字号”志愿服务基地相继落户扬州,阵地建设“多点开花”,为扬州志愿服务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现场,广陵联众创享中心、邗江红芯创享中心、景区每时社工事务所三个志愿服务项目获得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社会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项目孵化点授牌。
近年来,我市大力弘扬志愿精神、广泛开展志愿活动、不断壮大志愿力量、持续夯实志愿基础,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纵深推进,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支持。在12月1日结束的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上,我市5个项目再创佳绩,斩获四金一银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省内名列前茅,5个项目分别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护线爱鸟”创新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扬州大学“田管家”党员博硕士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项目、“微笑扬州”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童眼·童语·童世界”志愿服务项目、“红色建筑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志愿服务项目,充分展示了扬州志愿者的风采,展现了我市在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专业化、社会化方面的积极成效。活动现场也邀请了在省赛和国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我市志愿服务项目团队,他们展示分享了背后的故事和经验。
张耀武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党建引领,切实发挥党的领导在志愿服务领域的动员引领优势,不断强化对志愿服务的政治引领、实践引领、组织引领。要聚焦服务大局,健全精准高效的志愿服务供给体系,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社会高效能治理。要强化支撑保障,广泛发展专业志愿服务队伍,做大育强志愿服务组织,规范项目运作,着眼品牌打造,努力让志愿服务精准触达、常态长效。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汇聚向上向善力量。活动现场还设有暖“新”志愿集市、社工互动展示、剪纸非遗体验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服务贴近居民的生活需求,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和一致好评。接下来,我市还将推出社工故事宣讲展演和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活动,各方将继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提高志愿服务能力,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