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扬州 > 正文
记者探访绿美村庄——推窗见绿 出门入园
2025-03-24 10:59:00  来源:扬州日报  

从撂荒坡蜕变为生态花海,从垃圾场转型为茶香庭院,一场以生态为底色的乡村变革正在仪征大地悄然展开。记者昨日从仪征获悉,仪征市今年锚定4个省级绿美村庄建设目标,用“一村一策”的精准规划织就绿美乡村新图景。

月塘镇尚庄组的前身是原捺山茶叶试验场,曾面临“茶田荒芜、环境杂乱”的双重困境。并入郑营村后,村两委以“拆违建绿、留文添景”为抓手,拆除杂乱建筑,保留茶文化元素,在边角地种植绿化植物,打造景观。如今,林下望亭、香茗小憩、阶梯茶园等10余处景观节点被葱郁的绿树和草地环绕,交织成村庄里一道道充满诗意的风景线。

环境的蝶变,也催生着村民守护家园的自觉。村民尚长英是茶农活动广场的常客,她每天清晨和傍晚都会来广场照料花草。作为“推窗即见广场”的住户,尚长英亲历了这片区域从“垃圾场”到“牡丹园”的蜕变。她说:“这里的变化让我们的生活美了、心里甜了。”

距离月塘镇尚庄组15公里的刘集镇利民村,则探索出“生态+民生”的绿化路径。该村党总支副书记方开伟介绍,针对村里绿化覆盖率不足、留守老人较多的现状,村两委制定了果树种植计划,在村民房前屋后陆续栽植梨、柿等果树100余棵,不仅为村庄添绿,果实成熟时村民还能品尝甜蜜。同时,在保留原有村庄绿化的基础上,合理规划荒地、空地,新栽榉树、法桐、海桐球等各类苗木,打造口袋公园。如今的利民村,环境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生机。

据悉,省级绿美村庄建设内容涵盖房前屋后、公共绿地、道路、河沟渠等绿化建设。仪征市4个创建村因地制宜,采用“乡土树种打底、珍贵树种点睛”的配置模式。同时,在村口、广场等景观节点植入茶文化地雕等乡土元素,让老石碾、旧茶灶等传统元素重焕生机,实现生态建设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

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乡村绿化新图景正在加速绘就。截至目前,仪征市月塘镇郑营村、刘集镇利民村、真州镇万年村和陈集镇友好村4个省级绿美村庄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庄台绿化累计新植苗木2000余株,其中朴树、乌桕等乡土树种占比达70%,村庄整体绿化覆盖率提升至35%以上。

通讯员 邹梦其 陈建林 记者 赵磊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