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垃圾桶撤出,智能“清洁小屋”上线。日前,江苏省丹阳市高新区举行了“垃圾分类新时尚、生态文明新风尚”活动启动仪式,仪式上,39支志愿服务队奔赴丹阳高新区各小区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
在丹阳城区的丹金人家小区,一座时尚的智能“清洁小屋”成为风景。目前,丹阳市高新区首批17个试点小区的31个智能“清洁小屋”已全部建成。这些智能“清洁小屋”有15-30平方米,大小不等,功能齐全,设置了可回收箱、有害箱、厨余箱、其他箱,采用封闭式设计。屋内配置了空调、监控、除臭、灭蝇除蚊、垃圾桶清洗、污水排放等多种装置和系统,附近还配置了“自动售货机”,居民可用垃圾分类所得积分直接兑换里面的生活用品。根据要求,每天垃圾投放时间分别为6时到9时、18时到21时。
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大家现场感受垃圾投放口采用的扫码感应和人脸识别系统,当系统成功识别后,箱门自动打开,10秒后自动关闭,现场还专门设置了洗手池。这一系列智能化、人性化的设计,让居民感受到了垃圾分类的一份暖心便利。
“每户居民每完成一次垃圾分类智能投放的操作以后,都会有一次自动积分,居民可用积分到自动兑换机上兑换相应的礼品。放完垃圾以后,居民也可在“清洁小屋”配备的水池洗手,为清洁卫生提供了有力保障。”丹阳高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丹阳市高新区首批17个试点小区的31个智能“清洁小屋”均以创新的方式让本地社会组织参与垃圾分类,每座智能“清洁小屋”从选址、建屋到后期运营完全由社会组织负责。“社会组织通过现场或入户的方式,向居民解说垃圾分类‘三定一督’方案,引导居民签订参与分类的承诺书,并现场指导居民如何分类,如何使用清洁小屋及后续的积分兑换事项。”丹阳市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有关负责人毛吉仙介绍。
今年60多岁的小区居民束建军,退休在家闲不住的他主动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积极上门为小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和束建军一样,社区老党员史慧红也积极加入了社区志愿者,“现在,小区干净卫生,让人心情舒畅。”
作者:佘记其 芮文华 邱叶雯 汤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