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镇江 > 正文
深耕“村晚”,打造基层文化盛宴
2025-04-14 09:40:00  来源:京江晚报  

4月10日下午,2025年“百场村晚下基层”暨“欢乐大舞台”智慧广电乡村行走进辛丰镇。整场演出汇聚市文化馆、文心艺术团等专业团队与本地文艺骨干力量,为当地居民献上一场文化盛宴。

记者了解到,我市正努力将“村晚”打造成推动乡村文化繁荣、促进文旅消费升级的有力引擎,为乡村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服务的价值,最终体现在群众的获得感上。镇江以“村晚”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基层文化盛宴。

直达基层打造文化盛宴

今年“百场村晚下基层”启动以来,镇江“村晚”走进了高新区蒋桥街道,丹徒区谷阳镇、上党镇、宜城街道、高桥镇等地,每到一处,都受到群众热烈欢迎。“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看演出,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太开心了!”村民们对“村晚”赞不绝口。

此外,“村晚”舞台还成为展示多元文化的精彩窗口。这里既有恒顺香醋酿制技艺、上党挑花等传统非遗代表性项目的展示,也有融合现代元素的演出。

据了解,市文广旅局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品牌建设,精心打造了“百场村晚下基层”“我要上‘村晚’‘镇’好‘艺’起来”等一系列特色文化品牌。2024年以来,已有2个村成功入选国家级“村晚”示范展示点,9个村入选江苏省示范展示点。通过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两年内累计开展“村晚”活动428场,覆盖全市所有乡镇(街道),线下服务群众近20万人次。

丹徒区谷阳镇便是镇江“村晚”品牌建设的代表。自2005年起,谷阳镇持续举办近20届“双阳文化艺术节”,这一活动已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草根春晚”。活动培育了规模近400人的“双阳”文艺展演团队,参与人数逐年递增。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群众文化基础,谷阳镇成功入选文旅部2025年全国春季“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

文旅融合激活消费潜能

镇江坚持将“村晚”与文旅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经济带动作用。“村晚”活动巧妙地将文艺演出、乡村旅游、文创展示、非遗市集、现场直播等元素有机结合,打造出“吃、玩、赏”一体化的综合性文化活动。

活动现场,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优秀群众文化团队、优质文创企业、名优农副产品商户齐聚。文创集市中,“何以镇江”“文物伴我行”等巡展让观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非遗市集上,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镇江文化底蕴,农产品集市展销“百村百品”农创商品。这种融合模式让游客与消费者在欣赏精彩文艺表演的同时,还能体验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

我市还积极推动“村晚”活动在国家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镇江文旅微信公众号等多个线上平台同步直播,每场演出吸引万余名观众参与。“村晚”成为展示才艺、文化交流和文旅融合的重要平台。

机制创新保障长效开展

为确保“村晚”活动持续、高效开展,市文广旅局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不断完善工作机制。

一方面,组建“百场村晚下基层”工作专班,形成高效协同的工作格局,保障活动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活动招商,吸引社会赞助资金。2024年,镇江对成效显著的10场“村晚”给予共计28万元资金扶持;2025年,与江苏有线镇江分公司联合开展“百场村晚下基层”暨“欢乐大舞台”智慧广电乡村行,覆盖全市57个乡镇和街道,极大地调动了基层开展“村晚”的积极性,为活动的长期举办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未来,我市将继续深化“村晚”品牌内涵,拓展文旅融合发展空间,推动“村晚”向更高质量、更具影响力的方向发展,为乡村振兴和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更多镇江智慧和力量。

本报记者笪伟

本报通讯员朱伟倩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