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迁,有一群外地人,他们因为工作或家人的原因留在宿迁生活,开启了人生新的旅程。今年元宵节,他们打算如何过?对于宿迁有着怎样的印象?2月12日,记者采访了两位生活在宿迁的外地人,聆听他们的元宵节安排。
谢秋苗:在宿迁的烟火里寻团圆
2018年,谢秋苗从河南来到宿迁,开启了她的新生活。7年时光匆匆而过,如今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扎根宿迁,享受着这座城市的慢生活与独特韵味。今年的元宵节,谢秋苗一家如何度过?她说:“今年元宵节,我们一家人准备晚上一起吃团圆饭,下午带孩子去市湖滨新区皂河镇看了花灯,还一起DIY了创意灯笼。”
2018年,谢秋苗因丈夫选择留在宿迁,从河南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初来乍到,她对宿迁的印象是“朴实、安静、慢节奏”。7年过去,宿迁已成为她的第二故乡。她在这里结婚、生子,见证了城市的点滴变化,也深深爱上了这里的风土人情。
“宿迁的生活很惬意,尤其是这几年,城市发展很快,但依然保持着那份朴实和温暖。”谢秋苗感慨地说,以前带孩子出去玩,总觉得能玩的地方不多,现在可选择的太多了。尤其是新盛街和苏州街,既有文化底蕴,又有现代气息,特别适合一家人去逛逛。
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皂河的花灯很有名,吸引了很多人去观赏。孩子们特别喜欢那种热闹的氛围。”谢秋苗说,除了看花灯,她还和孩子一起DIY创意灯笼,“现在很多地方都提倡环保,我们也会用废旧材料做一些灯笼,既有趣又有意义。”
在谢秋苗看来,元宵节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刻。“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圆饭,看看花灯,做做手工,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袁洋:在宿迁生活,没有外地人的生分感
今年30岁的袁洋是湖北人,2019年跟随父母来到宿迁生活。他现在在宿迁一家测绘工程公司工作,2月10日,在湖北老家过完假期的他返回到工作岗位。
“今年春节假期,我们一家人在老家过得很愉快。不仅热热闹闹地吃了年夜饭,还游览了不少景区。”12日中午,袁洋看着手机上的日历,不禁感慨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到元宵节了。
袁洋说,元宵节这天他还是照常工作,计划晚上下班后和家人吃顿团圆饭,品尝汤圆,然后出门到公园逛逛。“其实,我并没有在异地过节的生分感,我想这可能得益于宿迁这座城市强大的包容性。”他说。
在宿迁生活这么多年,袁洋早将自己当成了宿迁人。“还记得我对宿迁的最初印象,这里是项羽的故乡,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这几年,我对这座城市的了解不断加深,越来越喜爱宿迁。”袁洋说,他深刻感受到宿迁的道路建设得越来越好,公共设施也建设得越来越齐全。这些变化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便利性。闲暇时,袁洋会和家人到宿迁的项王故里、骆马湖等景点逛一逛,沉浸式体验宿迁的文化内涵。(记者 周妮臧子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