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抗疫志愿者进课堂 案例教学“零距离”
江苏信息职院:“同学抗疫故事”编入线上课程,思政教育见人见事感受“温度”
2020-03-31 09:46:00  来源:新华日报  

疫情发生后,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线上课堂成为各学校教学相长的主阵地。此次前所未有的全民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务工作者的勇气和奉献令人感动,大批志愿者的涌现成为各地群防群控的重要力量。在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苏信”),疫情防控期间就有多名同学在各自家乡成为疫情防控志愿者,以实际行动贡献自身的力量,践行思政课上学到的公民理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在抗疫志愿行动中体会“家国”与“个人”的关系,与国家民族同命运共呼吸。

线上开学后,同学们的志愿抗疫故事和感受,又成为苏信思政课堂上的鲜活案例。身边的人与事,让更多同学在课堂分享中进一步强化了家国认同,感悟到何为“责任”、何为“奉献”。而这一新尝试,恰恰是苏信思政教育不断创新前行的注脚。

“我们一直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不断剖析苏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苏信党委书记席海涛表示,“苏信的校训是‘养正修能’,立德树人一直是苏信的核心理念,我们在思政教育领域的创新和尝试,都是围绕这一点来进行的。这次的全民抗击疫情,对于苏信来说,是一个思政教育的大课堂,也是我们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能力的契机。”

“苏信志愿者”坚守抗疫一线

连日来,一幅幅记录连云港海州区新南街道社区防疫一线工作的手绘漫画在网络上刷屏,萌萌的画风,温暖人心的文字,真实记录了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的抗疫故事。这些手绘漫画的作者,是连云港市95后女生刘子贤,毕业于苏信动漫设计专业的她既是一名年轻党员,也是一名抗疫志愿者。3月4日,刘子贤的故事登上了“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进一步引发了热议。

疫情暴发后,刘子贤第一时间奔赴社区防疫一线,与广大社区干部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一个多月的志愿者工作,她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宣传员、卡口值班员、摸排登记员,一线抗疫过程中,她切身感受到了社区党员干部们的坚守,体会到了志愿者们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我是学动漫专业的,把这些经历画下来,是希望和更多人分享这些感动的瞬间,让更多人体会到防疫一线众志成城的力量。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携手共进,疫情终将被打败。”刘子贤说。

“看到路口的防控卡点撤掉了,那一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苏信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大二学生左一君家在泰州高港区,疫情防控最紧张的日子里,他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在路口的卡点连续值守了16天,每天坚持为来往车辆与行人测体温,提醒进出人员做好各种防护。“我是年轻人,抵抗力强,但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党员,也跟我们一样天天在路口值班,往往一站就是几个钟头,真的让我很感动。”“他们本来都可以舒舒服服呆在家里,不用那么累,也不用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他们图什么呢,无非就是想为防控疫情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左一君说,今后会非常怀念这段时间的志愿工作,“老师在思政课上讲的责任和奉献,在做志愿者的时候,我都有了切身感受。今后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我都会记住这段特殊的经历。”

智能工程学院大三学生过泓锦曾在一家医疗器械企业实习,面对突发的疫情,这家企业增加了多条防疫物资生产线。过泓锦提前结束假期,志愿申请到生产线上生产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他坦言,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大学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应该站出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非常时期,我虽然苦虽然累,但一线的医护人员更苦更累、风险更大。疫情就是命令,这个特殊时期大家更要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打赢这场硬仗。”

“志愿者故事”走进思政课堂

“大家好,我叫徐浩,来自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次疫情期间,我报名参加了老家南通如皋疫情联防联控的志愿者,每天在卡口负责出入登记,并且挨家挨户进行疫情排查。”在苏信3月2日线上开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政课上,苏信志愿者徐浩通过视频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做防疫志愿者的过程,视频中不仅有徐浩的分享和感悟,也有他在各个场所参与防疫工作的照片,这样的上课形式让同学们觉得既新鲜又亲切。

这个课程环节被任课老师邢慧命名为“点赞身边的榜样”,看完徐浩同学分享的视频,环境艺术专业的大一新生孟凡容很感动。“徐浩同学跟我差不多大,没想到他会有勇气去当疫情防控一线的志愿者,我真是很佩服他。如果不是这堂思政课,我也不知道有这么多同学去做了志愿者,他们能做到,相信我今后也能做到。作为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好好学习,更要在志愿服务这样的社会活动中实践思政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来自宜兴的陈邱宇同学疫情防控期间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来自山东滕州的李有硕同学主动请缨回收社区废弃口罩做无害化处理、来自安徽颍上的魏得右同学疫情防控期间一直配合村干部排查流动人口、来自常州的退伍军人狄雨翔同学协助交警在国道卡口执勤……疫情防控期间,这些苏信志愿者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与他们在思政课上学习理解的“国家认同”“社会责任”“奉献精神”“职业道德”密不可分。现在,参与疫情防控的志愿者服务经历,让他们在实践中对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又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的经历和感受,也成了苏信线上开学后思政课堂上鲜活的素材。

志愿者故事走进思政课堂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让邢老师对这种教学形式多了不少感悟。“思政教育要提高接受度,就要利用鲜活的事例让课程接地气。这次的志愿者故事和感受分享效果很好,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身边的人和事,大家看得见摸得着,自然会受到触动和启发。”在同一堂思政课上,不仅有“点赞身边的榜样”环节,还有“分享温暖的瞬间”“感知国家的力量”环节。这两个环节同样反应热烈,对医护人员无私奉献、逆行抗疫的感动,对与祖国同命运共呼吸、凝心聚力共克时艰的认同,成为同学们讨论最多的话题。

“全过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

早在2月24日网上开课第一天,苏信的思政课就与疫情防控同频共振,将疫情防控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思政课程。当天,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老师与一万余名学生共同开展了“思政课战‘疫’小课堂”专项活动。为在这场战“疫”中讲好开学思政第一课,老师们在假期就紧张备课,收集教学资料,将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疫情热点事件、典型英雄人物的典型事迹和“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思想理念融入教学内容。活动以“凝心笃信担当有为”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案例展现出这场战“疫”的中国速度、中国力量和中国担当,不仅强化了同学们的国家认同感,也提升了同学们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我的战‘疫’故事”征集、“发现抗疫感动故事”等活动,更是进一步凝聚了广大师生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念。

而在线上开课之前的2月12日至2月16日,苏信全校各班就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开展了“当疫情来临时”的线上主题思想教育活动。针对疫情防控情况讲好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规则教育、爱与感恩教育“五堂课”,引导学生理性判断网络信息,做到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倡导学生利用假期多读书、读好书,并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学习。

在“全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苏信在办好思政课程以外,还逐步探索思政教育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全方位育人转变。在以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课程育人的理念引导下,不断地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专业教学中,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提升政治认知和道德素养,真正实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苏信已经建成校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课程15门,遴选思政案例100余个,完成700余人次培训,8000余人参加了课程学习。

在校内,苏信以独特的校区舍区“双区协同”模式,打通了学习区和生活区之间的壁垒,实现了校内全过程思政教育。在校外,苏信还充分发掘自身在校企合作中的多年积累,整合企业、社会等各方优势资源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政教育。目前,苏信已经聘请产业教授、企业导师100余人,在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同时,结合学生的专业,将学术道德、职业道德、工匠精神、严谨思维、团队合作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 张 夷 黄之晓

责编:曾雪琦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